1、嬰兒不宜吃的食品
孩子快1歲時喜歡模仿大人, 尤其是看到大人吃東西, 孩子就會表現出想吃, 這時父母別什麼都給孩子吃, 應對食品進行選擇。 如瓜子、花生、糖果等小而滑的, 尖而硬的食品不應給孩子吃, 因為孩子雖然以已長出牙, 但其咀嚼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 孩子沒有能力食用, 再者顆粒狀的食品容易引起嗆咳, 甚至進入氣管發生危險。 孩子不宜吃的食品有:①含脂肪和糖太多的食品, 如巧克力、麥乳精、元宵、年糕、粽子等, 孩子吃後不易消化, 會引起孩子腹瀉;②刺激性較大的食品, 如辣椒、大蔥、大蒜、生薑、酒類、咖啡等,
Advertisiment
2、飲食習慣的改變
孩子在4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 一般安排4次喂哺, 每2次餵奶中間加一次蛋黃、菜水、米湯等輔食。 到孩子11個月時餵奶次數減少到3次, 增加喂輔食的次數, 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喂哺次數再減少, 逐漸將輔食改為主食, 到1歲左右可以開始斷奶。 周歲的孩子飲食習慣的培養十分重要, 應養成按時吃奶、吃輔食, 對於各種食品能習慣。 到1歲以後能按時、安靜地坐好,
Advertisiment
吃飯時還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咀嚼能力, 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 吃飯口不要太大, 應充分咀嚼, 這樣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促進咀嚼器官的發育。
Advertisiment
3、糾正偏食習慣
隨著孩子味覺的提高, 對食物的選擇性也越來越明顯, 8個月的孩子對食物已能表現出喜惡, 不喜歡吃的東西就用舌頭頂出來。 對待孩子的這種偏食習慣, 可採取改變食物的形式再給孩子喂, 如孩子不喜歡吃碎菜或肉末, 可把它們混在粥內或包成餛飩給孩子吃。 但要注意的是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足, 發現孩子喜歡吃什麼就不加限制地給孩子吃, 這也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