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行為不是靠說教培養的。 聰明的媽媽會在“寓教於樂”的遊戲中, 讓孩子愉快接受。 採用遊戲的方式教育影響幼兒, 使幼兒在取得以直覺行動方式解決問題的經驗以後, 用依靠形象和詞語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不斷提高, 縮短了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生活遊戲化, 最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最容易讓幼兒接受, 最能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帶頭大哥:樹立自信遊戲方式:在做遊戲前, 不要收拾孩子的房間。 媽媽和孩子一起站在房門外, 由媽媽先說:“我是最棒的帶頭大哥!我做什麼你就學什麼。
Advertisiment
提示:在遊戲中, 讓孩子發現自己也能把事情做好, 並且還能帶領父母一起做, 自信不禁油然而生。
2、續講故事:懂得樂觀遊戲方式:先由父母給孩子講一個令心情不爽的開頭, 然後由孩子給故事續上一個令人心情愉快的轉折。 譬如媽媽說:“早上一睜眼, 丹丹就覺得不高興, 因為天下雨了。 ”然後孩子說:“幸好, 丹丹已經和媽媽說好了, 今天去看電影!”孩子一開始可能不太領會編故事的要點,
Advertisiment
提示:幫助孩子從生活每個看上去不太美好的事情中找到值得欣慰的一面, 養成積極樂觀看待問題的心態。
3、異想天開:培養能力遊戲方式: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家裡的地板上, 面前放些日常用品, 如小鞋子、鉛筆、奶粉罐等, 隨意拿起其中的一種, 和孩子一起商量, 這件東西還能做些什麼, 譬如奶粉罐還能做小板凳、裝玩具的容器, 翻過來就是小鐵鼓, 在沙坑裡還能運沙子。 和孩子輪流說, 然後再換一件物品。
提示:通過遊戲, 讓孩子發現每件東西都有N種妙用, 養成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 從而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Advertisiment
遊戲方式:讓孩子再約上兩個小夥伴, 在社區的綠地上, 發給孩子兩個氣球, 當你喊“開始”以後, 他們就要把手中的氣球拋向空中, 然後在事前規定的時間內(如3分鐘), 通過各種方式擊打氣球, 不讓它落地。
提示:孩子會在共同實現一個目標的過程中, 感受同伴的力量和協作的樂趣。 大一點的孩子, 可以增加難度, 用鼻子頂等。
5、通過各種獨立遊戲, 培養寶寶的獨立。(1)小手小腳好神奇
遊戲時間:
很多小寶寶都對自己的“手腳”情有獨鍾, 但如果指望他們能因此獨處較長時間、讓媽媽專心做自己的事, 絕對是對寶貝的過高要求。 他們通常只能獨立玩耍2~3分鐘, 一般不會超過5分鐘。
特別提醒:
這麼大的寶寶喜歡把所有的東西往嘴裡放,
Advertisiment
(2)照鏡子
遊戲時間:
對著鏡子, 寶寶有時能自己玩上好一會兒。 通常3~5分鐘是可以保證的, 再長的時間, 就要看寶寶的耐心了。
特別提醒:
鏡子的邊框最好是用木頭或高品質的塑膠製成的, 做工一定不能馬虎, 邊緣光滑, 否則會刮傷寶寶細嫩的小手。 小床的周圍最好鋪上地毯, 防止鏡子掉在地上摔碎。 如果寶寶用鏡子砸床, 媽媽要立即制止並將其沒收。
(3)給杯子“排隊”
遊戲時間:
這個遊戲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如果總是套得不如媽媽好, 一些孩子可能玩3分鐘就放棄了。 在寶寶放棄的時候媽媽也不強迫他, 而她自己卻玩得津津有味。
Advertisiment
特別提醒:
杯子最好不選玻璃的, 以免打破、劃傷寶寶;紙杯子最好。 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杯子替代大小不同的杯子, 讓寶寶將同色系的套在一起, 這樣他玩起來會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