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


家庭被稱為“創造人類健康人格的工廠”。 孩子的人格健康, 不僅關係到兒童身體的正確發育, 而且, 決定著兒童今後的人生走向。 如何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保證其人格健康發展呢?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xugu0
一、要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 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方式對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有助於兒童生活態度積極、主動, 他們能自覺地參與到家庭活動中。 父母之間的互相愛護、關心、體諒;父母對長輩的體貼、尊重、照顧;父母對孩子嚴愛適度,

Advertisiment
有要求, 有疼愛, 能夠使孩子正確地認識早期開發和評價自己, 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親切、責任感等積極情感。 然而, 如果生活在充滿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 如家庭成員關係不和, 經常吵架, 不關心孩子。 在這種環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 對人不信任, 有的甚至會有攻擊性行為或暴力傾向。
蘇霍姆林斯說過:每瞬間, 你看到孩子, 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 也就教育自己, 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父母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 才能去影響孩子。 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中, 家長不僅要努力地為生活而忙碌、工作, 回家之後還要面對活潑、好問、好動的孩子, 這裡請千萬打起精神隨時隨地做幼兒的表率, 以耐心的態度引導他們,
Advertisiment
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態度對待他們, 讓孩子在自由、寬鬆、平等的家庭氛圍中盡情表現自己。
二、要尊重孩子,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xugu4
孩子雖小, 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有他自己的願望, 要求興趣和愛好。 家長要學會洞察兒童內心世界, 要用商量、引導、激勵的語氣和孩子交流, 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 而不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不能因為孩子小, 而隨意斥責或辱駡, 特別不要去嘲弄、諷刺孩子。 現在, 孩子的學習、生活條件好了, 但是他們的心理壓力、學習負擔卻重了, 那是因為有些家長不顧孩子的意願、興趣, 強制他們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培訓班, 扼殺孩子愛玩的天性。 原本輕鬆愉快的雙休日反而變成孩子的“苦難日”,
Advertisiment
從早到晚在作業和興趣班中周旋。 成人經常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要求孩子要達到自己規定的目標, 而且常用命令、指責的語氣對待孩子, 這些都不利於兒童個性健康成長。 對孩子的一點一滴的進步, 父母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增加其自信心, 保護自尊心。
三、要培養孩子生活的獨立性
現階段的孩子, 多數是獨生子女, 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陽, 吃、喝、玩的條件都是家中最好的。 但是由於父母的過度保護, 認為孩子只要專心學習就行了, 其它的事都由父母包辦代替, 導致孩子“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 根本沒有生活自理能力, 特別是城市裡的孩子, 嬌生慣養的比比皆是。 如果讓孩子在生活上完全依賴成人,
Advertisiment
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 也不利於孩子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的形成。
四、注意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活潑開朗的性格和愛心xugu8
交往能力對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 現在的孩子沒有兄弟姐妹, 是家庭的中心。 因此容易養成任性, 自我為中心等缺點, 也不擅長于與同伴交往, 作為父母要多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交往、多觀察、少干涉, 讓他在逐漸的交往中學會適應、積累經驗、學會交往。
我認為:活潑開朗的性格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利的, 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會遇到一些挫折。 這時, 父母不應用指責、批評的語言, 而是多用鼓勵的口吻引導他們, 讓他們始終保持活潑、開朗。 特別對於孩子愛玩、好動的天性,
Advertisiment
不要一味地去壓抑, 要讓孩子保持天真、活潑的天性, 留有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

們可以用一二十年的時間教孩子學習知識技能, 而要教孩子做一個品德優良、人格健康的人, 卻不是一二十年可以做到的, 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和人格, 才是人一生最大的幸福, 而我們作為教育者或父母, 正是這個幸福的創造者之一。 只有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 才能使孩子擁有這個幸福。
吳君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