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嚮往學校的心情

概括地講, 就是孩子求知欲的發展及對小學生的地位和新奇的學校環境的嚮往。 如果你的寶寶已經五六歲了, 你就應該從這三方面幫助孩子完成從幼稚園到學校的過渡。 有人說, 孩子入學的準備工作從他們出生時就開始了, 這種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 它主要是指家長從小就要發展孩子的求知欲望。

幼稚園的老師和家長要通過講故事、回答孩子的問題等方式, 從孩子接觸到的自然現象開始.深入淺出地講解一些科學道理, 如春夏秋冬及白天、黑夜是怎麼變化的, 颳風、打雷、下雨、下雪是怎麼回事,

Advertisiment
火車、汽車為什麼會跑, 飛機和鳥兒為什麼會飛等。 你用孩子能夠接受的大量科學知識來豐富他們的頭腦, 激發他們探索自然界奧秘的願望, 就一步步地發展了孩子的求知欲望。 久而久之, 孩子就不再滿足於獲得零星的知識, 開始提出掌握系統知識的要求, 這就為孩子上小學做好了心理上的準備。

小學生的地位是幼稚園孩子十分嚮往的。 小學生有書包、文具盒, 文具盒裡有鉛筆、橡皮、尺子等五顏六色的文具。 小學生還有鮮豔的紅領巾。 他們要上各種課, 完成作業, 參加考試, 還能得到獎品。 小學生能被大人們看作大孩於, 受到重視。 他們在幼稚園大班孩子的心目中。 形成了一個十分美好的、值得嚮往的形象。 孩子們哪能不盼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背著書包去上學呢?孩子們對小學生地位元的這些認識當然是不夠的。

Advertisiment
家長應進一步向孩子講明:小學生的地位是和他們承擔的社會義務分不開的, 小學生承擔的社會義務是學習, 學習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 是為將來參加社會工作做準備。 家長要向孩子們講明:搞好學習光有良好的願望是不夠的, 還必須有嚴肅的態度和頑強的毅力, 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因此, 做個好學生是不容易的。 這樣, 孩子在入學前就會有克服困難的精神準備。

小學新奇的環境, 對好奇的孩子有著巨大的魅力。 那明亮的教室、寬闊的操場、清脆的鈴聲、有趣的課間活動, 都象磁石一樣吸引著即將踏入學校大門的孩子們。

Advertisiment
孩子入學前, 家長最好請鄰居或親友中的小學生們給孩子講講學校的生活。 幼稚園的老師也應當組織孩子參觀附近的小學校, 向他們介紹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老師和家長要告訴孩子們:上了小學要有紀律觀念(要按時上下課, 上課要認真聽講, 不許隨便說話, 老師盼咐的事情必須照做》, 要逐步學會能自製, 講道理, 守紀律。 還要告訴孩子們:上了小學要有集體觀念, 同學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 就象大人們之間的同志關係一樣;一個學生在集體中的地位, 取決於他的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 只有熱愛集體、關心集體、努力學習才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

上述工作做好了, 你的小寶寶就能順利踏入小學的大門,

Advertisiment
開始人生道路上有重要意義的學習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