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培養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

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對數字不感興趣, 不會數數, 不會做加減法。 其實家長在教孩子學習的時候, 應該注重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培養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 這樣孩子才不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以數數為例, 很多寶寶3歲會從“1”數到“4”, 4歲會從“10”數到“15”, 5歲可以從“1”數到“30”, 他們只會機械的數數, 而不是在理解數位概念的基礎上認識數位。 這個時候他們應付數字的加減問題更是困難, 他們並不瞭解“1”和“10”到底是多少, 有什麼區別。

寶寶最初的學習都是通過模仿大人開始的, 所以家長在教寶寶數數時, 首先要讓寶寶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數字。

Advertisiment
先要讓寶寶明白每個數位是“多少”, 數位之間的差額, 時常給他們比較數目的機會, 利用實物讓他們比較瞭解。 比如:讓他們從袋子裡拿出來一個蘋果, 然後再拿出來兩個, 把三個蘋果放到一起, 讓他們數數是幾個?在三個蘋果中拿走一個, 再讓他們數數是幾個?無形中寶寶對“1”“2”“3”的概念瞭解了, 而“1+2=3”“3-1=2”的概念也知道了。 當然, 家長在做這些的時候, 要用寶寶理解的語言多說, 多做, 才能幫助寶寶更好的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

在平時生活中, 家長不難發現孩子對“幾點了?”“星期幾?”會很有興趣, 但對時間並沒有很清楚的概念, 倘若在對答中提到了確切的時間, 那也只是在模仿大人的說法。 當問到“現在幾點了?”“星期五之後是星期幾啊?”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孩子往往都回答不出來;但是當你問到“你幾點吃的點心?”“幼稚園星期幾放假?”孩子很快就說了出來。 通過回答, 不難看出孩子對具體時間點敏感, 是因為它和生活中的某件事有關, 並沒有真正的在理解的基礎上明白時間的概念。

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 培養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 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只有在孩子親身經歷了、參與了才能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事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