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孩子孝心 塑造高品質的人

道德教育的今天, "孝敬"已不是昔日維護封建統治者為目的的孝道了。 愚孝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 讓孩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修養和人格魅力, 才是我們孝敬教育的根本目的。 開展孝敬教育, 正是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的教育和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世紀的教育, 應該更加重視孩子的孝敬教育。 從小培養孩子尊老、敬老的美德, 對於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促進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它的意義和作用非同尋常。

相信大家都一定看過一則公益廣告,

Advertisiment
一位孝順的媳婦在忙碌了一天后, 還為婆婆打好洗腳水, 為婆婆洗腳, 當年幼的孩子看見媽媽正在為奶奶洗腳時, 自己也打好了洗腳水, 一簸一簸的端到媽媽的面前說:"媽媽我也為你洗腳"。 這一場景確實很令人感動, 也讓人深省, 我們長這麼大到底為父母都做過些什麼?我們有幾個人能記住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歡吃的東西?父母的鞋碼?這些看似很微不足到的事, 卻表現這我們是否對父母有一份孝心。

在現實生活中, 相當數量的孩子, 不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長輩。 在有些獨生子女家庭裡, 誰孝敬誰甚至出現了顛倒的現象, 儘管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長大成人能夠有孝心, 儘管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Advertisiment
然而在教育孩子時, 又往往忽略這孝心, 作為傳統美德, 可以促使家庭和睦, 溫馨幸福。

我曾給同學們佈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 那就是讓同學們回家為父母洗腳, 通過父母的手腳的變化, 讓學生感受父母勞動的艱辛。 但是能完成"作業"的同學卻很少,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奇怪, 有些不好意思, 覺得似乎太形式化了。 不錯, 它的確是一種形式, 但它是種可以衡量我們給予父母的愛是不是也像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那麼多的一種形式。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為父母洗腳, 那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我們可以為他們過生日, 即使沒有任何禮物;我們可以陪他們好好的吃一頓飯, 即使沒有大魚大肉;我們也可以瞭解父母的鞋碼,

Advertisiment
為他們買雙鞋子, 即使它不是名牌。 這些平凡的事, 當我們真正用心去作了以後就能體驗到它的不平凡了。

孩子真正培養起孝心, 對他是一種前進的動力。 真孝敬長輩, 就應該聽從長輩的教誨, 不應隨便頂撞, 有不同想法應講道理;真孝敬長輩, 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 體諒長輩的艱辛, 盡可能少讓長輩為自己操心;真孝敬長輩, 就應該為父母分憂解難, 在父母生病時, 在父母有困難時, 盡力去關心照顧父母、協助父母;真孝敬長輩, 就應該刻苦學習, 努力求知, 讓父母少為自己的學習擔憂;真孝敬長輩, 就應該在離家外出時, 自己照顧好自己, 注意安全, 外出時間較長, 應及時向父母彙報情況……總之,

Advertisiment
真正的孝心要體現在言行上。

家庭是塑造孩子心靈最重要的場所,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培養孩子的孝心, 必須從小抓起。 通過多種有效的形式, 言傳身教, 持之以恆。 具體說來, 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做法

1、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艱辛。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 孝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沒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還要讓孩子知道怎樣做才算是有孝心。 讓孩子知道媽媽十月懷胎的艱辛, 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 有孝心的孩子, 懂禮貌, 責己嚴, 為父母分憂解難。 為了明理, 多給孩子講些古今故事, 通過形象去理解。

如今, 不少孩子聚在一起, 往往吹噓自己的父母地位怎麼顯赫, 怎麼日進鬥金, 卻不願講其父母的錢是如何來之不易。

Advertisiment
由於不瞭解, 所以不理解, 也就談不上孝敬了。 這種情況下, 有意識的把孩子帶到自己父母的工作場所, 讓其親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艱辛, 以致自然而然的心生敬意。 如有可能, 還可以讓孩子適當的參與父母的勞動, 加深體會.

3、讓孩子獲得表達孝心的機會。 孩子表達孝心需要實踐, 如果一直沒有恰當的機會, 總有孝心也無從表現, 久而久之, 那顆孝心也被淹麼了。 平時, 孩子應分擔家裡的一些事情, 讓他負起責任來。 遇有為難的事情, 講給孩子聽, 讓他一起出主意想辦法。 長輩身體不舒服或生了病, 告訴孩子應該做哪些事情, 並付諸行動。 久而久之, 孝心會在孩子身上紮根。 曾有一位母親臥病在床, 14歲的兒子主動要求為母親熬藥、做飯, 但這位母親猶豫再三,最後不但支撐著下床熬藥,還自己動手做飯端給兒子吃。母親即使生病了也用不著我的幫助!男孩心中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日常生活中對父母的勞累和難處就變得不聞不問,其實,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讓他們有更多的參與家庭事務的機會,久而久之,才有可能培養出孩子的孝心,才能使孝心在孩子身上紮根

4、讓孩子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受到薰陶。父母言傳身教的作用無須多說,但應當指出,這種言傳身教必須發自真心,而不只是為了做給孩子看。真孝心還是假孝心,瞞不過孩子,孩子一旦發現父母對長輩的孝心是一種偽裝,是為了讓孩子變得孝順而粉飾上去的,那麼,它對於塑造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另外,以父母的言傳身教來自發和培養孩子的孝心,這一過程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那種以為"講清道理就行了"的想法,是非常可笑而有害的。

5、父母要在關心孩子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孝心。孝心是充滿愛心的倫理行為,應該重視以情育情。當然,家長的關心、愛心要適度、適時。讓孩子感受孝敬父母時的幸福感,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孝敬父母是一種強迫性的勞動,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孝敬本應發自內心,豈能被迫的表達?在棍棒威逼下是不可能培養出孝心的。孝心,只有在家庭融洽的氛圍中,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在愛心的驅使下,慢慢的養成,並逐漸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孩子表達了孝心,父母應該及時表現出欣慰和滿足,必要時給予必要的鼓勵,讓孩子覺得孝心的表達非常值得,非常快樂,非常幸福,毋庸贅言,孩子若能懷著滿腔幸福感一次次的表達孝心,那麼,離這一傳統美德的最終養成,已經為期不遠了。

願天下兒女都明白孝心的真諦!

但這位母親猶豫再三,最後不但支撐著下床熬藥,還自己動手做飯端給兒子吃。母親即使生病了也用不著我的幫助!男孩心中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日常生活中對父母的勞累和難處就變得不聞不問,其實,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讓他們有更多的參與家庭事務的機會,久而久之,才有可能培養出孩子的孝心,才能使孝心在孩子身上紮根

4、讓孩子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受到薰陶。父母言傳身教的作用無須多說,但應當指出,這種言傳身教必須發自真心,而不只是為了做給孩子看。真孝心還是假孝心,瞞不過孩子,孩子一旦發現父母對長輩的孝心是一種偽裝,是為了讓孩子變得孝順而粉飾上去的,那麼,它對於塑造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另外,以父母的言傳身教來自發和培養孩子的孝心,這一過程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那種以為"講清道理就行了"的想法,是非常可笑而有害的。

5、父母要在關心孩子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孝心。孝心是充滿愛心的倫理行為,應該重視以情育情。當然,家長的關心、愛心要適度、適時。讓孩子感受孝敬父母時的幸福感,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孝敬父母是一種強迫性的勞動,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孝敬本應發自內心,豈能被迫的表達?在棍棒威逼下是不可能培養出孝心的。孝心,只有在家庭融洽的氛圍中,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在愛心的驅使下,慢慢的養成,並逐漸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孩子表達了孝心,父母應該及時表現出欣慰和滿足,必要時給予必要的鼓勵,讓孩子覺得孝心的表達非常值得,非常快樂,非常幸福,毋庸贅言,孩子若能懷著滿腔幸福感一次次的表達孝心,那麼,離這一傳統美德的最終養成,已經為期不遠了。

願天下兒女都明白孝心的真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