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孩子學習能力從新生兒開始

新生兒是出生1個月內的嬰兒, 既不會說話, 也不會走動, 如何進行教育呢?

新生兒有自己的身心特點:

視覺:出生後他的雙眼運動不很協調, 有短暫性的斜視, 見了光亮會眨眼、閉眼和皺眉, 並逐漸能對視野內的物體產生短暫的注視, 目光可跟隨近距離的物體移動。

聽覺:聽到聲音時能安靜一下, 停止啼哭, 對較大聲音能引起像是"嚇了一跳"似的擁抱反射。

味覺:已經發育良好, 嘗到酸、甜、苦、辣、咸的味道時能以眉眼舒眉、伸舌或掙扎等等表情來表示歡迎、厭惡、拒絕。

其他嗅覺較弱, 但強烈刺激性氣味能引起反應,

Advertisiment
溫度覺和觸覺也較靈敏, 痛覺比較遲鈍。

以上這些特點, 說明外界的許多事情已經被新生兒所感知。 新生兒的早期教育就從訓練五官感覺, 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入手, 挖掘其智力和其它能力。

嬰兒出生兩周後, 父母要為他佈置一個適當的環境, 可在距離新生兒眼睛20~40釐米處吊一個色彩鮮豔並有響聲的玩具, 並慢慢擺動, 逗引孩子的視線, 訓練孩子目光固定和眼球的協調動作, 並逐步訓練追視活動, 以此來發展孩子的視力和聽力;可以用小手鈴等音響玩具, 在其耳邊輕輕搖動, 訓練聽覺反應;放一些輕鬆愉快的樂曲, 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 並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聽覺感受力和美感;母親在哺乳中要經常地和孩子面對面交談,

Advertisiment
以發展應答反應能力和記憶力;還可以拿一件小東西讓孩子摸摸, 讓孩子體驗冷、熱、硬等不同的感覺……在月子裡對新生兒進行早期教育, 這對今後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益處的。

幸孕網提醒:誰是早期教育最好的老師

早教最好的課堂是家庭, 是大自然。 父母親是最好的老師。 科學早教其實就是父母和孩子每時每刻交流共處的影響, 就是給孩子提供的每一個環境細節的薰陶引導。

遊戲和快樂才是孩子早教的主要構成, 生活則是最好的內容。 家長與其帶著孩子在各種揠苗助長的特長班之間疲於奔命, 不如有的放矢地進行寓教於樂的親子遊戲, 使其在學中玩, 玩中學, 順其自然, 因勢利導。 比如敲鍋子,

Advertisiment
可以培養嬰幼兒的節奏感和聽覺;如果孩子對抽水馬桶好奇, 就可講解馬桶幾個開關的使用關係, 讓孩子知道“抽水馬桶的水箱怎麼用了又會滿”的小秘密等。 通過這些共同參與的遊戲, 同樣可開發孩子的觀察能力。 更重要的是, 親子互動加強了與孩子的溝通, 有利於培養兒童健全的心智。

千萬別以為早教就是要教什麼難懂的大道理, 其實就是在“玩水”“玩米”等活動中教孩子怎麼生活。 作為實踐者, 家長需要的是科學理念、認識, 並掌握正確的方法, 提高早教水準。 只要有心, 都能做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