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孩子對環境的審美觀

孩子們對美工區的喜愛是持久的, 他們從來沒有怠倦過, 他們與這個環境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在使用它們時, 與材料進行了對話, 於是, 我常常在覺察著這些關係的微妙變化。

早晨, 我總是先觀察美工材料的託盤裡所剩下的是什麼。 放白紙的託盤裡最上面的一張白紙, 有一角被微微卷起, 也許是這樣, 下面的完好的白紙就被孩子忽略掉了, 假如被孩子迫切所需, 但是留下的最後一張, 一定是上面那張一角卷起的白紙。

另一個託盤放的是一些廢紙以供孩子折飛機。 我發現那些紙面堆積著濃重顏色的畫和雜亂無章的線條的畫,

Advertisiment
是孩子最不想選擇的, 他們情願選擇一張寫著密密麻麻的字的廢紙, 他們對廢紙的要求也竟然這麼高!

放在託盤裡一疊用油墨印刷著一樣圖案的圖畫, 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孩子碰過了, 並不是造型畫得不好, 而是這個千篇一律的感覺吸引不到孩子。 他們內在的感覺是趨於自然的, 他們更加喜歡的是老師親自用手繪畫出來的東西, 就算老師每天都在畫一個蘋果(不贊成描紅), 但是每天呈現在孩子面前的一定是每一個都不同的蘋果。

我一直在畫皇冠、手錶等, 孩子都特別喜愛, 但也會有留下的那麼幾個, 我看是怎麼了?是的, 一定是畫得最粗糙的那個, 一定是因為水彩筆顏色乾澀的那個,

Advertisiment
一定是線條彎曲有偏差的那個, 孩子的眼睛啊, 真是雪亮的。

有一陣, 我覺得奇怪, 那些以往孩子最喜愛的用皺紋紙撮出來的彩條怎麼沒有孩子選擇呢?然後我仔細一看, 原來它們不僅長短不一, 而且顏色也混亂地排放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 彩條的本身不夠優美, 粗細不均啊, 而且有些像小蟲似的彎彎曲曲。 我把它們握在手裡重新挑選了一遍, 把有瑕疵的統統仍了。 再重新撮了一批賞心悅目的。

第二天, 孩子們手裡抓著彩條了, 細細地看, 還問我這是怎麼撮的, 然後我告訴他們方法, 接著好幾天, 幾個孩子學著我的樣子撮起彩條來了, 樂在其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