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的十塊基石》作者吉姆·伯恩斯在書中講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
一天, 吉姆82歲高齡的父親來到他家。 當他們坐在院子裡享受加利福尼亞落日的余暉時,
Advertisiment
“哦, 當然記得。 你被三振出局, 導致全隊輸掉了比賽。 ”他笑了。
那場比賽過去34年了, 吉姆仍感到淚水充滿了雙眼。 “爸爸, 謝謝你當時對我的接納。 我都被三振出局了, 你還說你愛我, 你為我感到驕傲。 ”
這回輪到吉姆的爸爸熱淚盈眶了:“我一直都以你為驕傲。 ”
“謝謝你, 爸爸。 你知道嗎, 你當時這個舉動對我多麼重要, 我覺得就是盡我全部努力都無法回報你的愛。 ”吉姆將老父擁在懷裡。
無法回報的感恩之心, 讓吉姆的一生成為一個祝福他人的人, 他和他的妻子幫助了許許多多的破裂的家庭重新回復美好的關係。
1. 恩典原則
Advertisiment
感恩, 感什麼恩?一個孩子的發問讓我們深思。 情景是這樣的:
一位媽媽在為孩子操辦一個盛大的生日派對後, 孩子卻不領情, 直埋怨媽媽這裡做得不好, 那裡做得不好。 媽媽覺得很傷心, 問自己的孩子:
“媽媽花這麼多錢和精力籌辦這個生日晚會, 你有沒有感恩的心?”
孩子說:“你辦得好, 當然我會感恩, 但是你沒有辦好, 我為什麼要感恩。 ”
“就算你不滿意, 但是媽媽這麼辛苦, 你就沒有一點感恩之情嗎?”
“我不覺得這很辛苦啊, 為什麼要感恩?”
“這個不辛苦, 但是媽媽生你, 就不值得你感恩嗎?”
“你們結婚生我, 不是為自己也開心嗎, 我為什麼要感恩?”
媽媽語塞, 哭了起來。
所以, 感恩, 感什麼恩是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恩僅是施恩者的責任, 或者是施恩者本來就有所圖,
Advertisiment
只有當恩是恩典的時候, 才能激發受恩典的人感恩之情。 什麼是恩典?就是你不配有的, 但是我依然給你。 就像吉姆的父親, 當吉姆出現失誤導致比賽失敗後, 依常人看來, 吉姆不配得肯定, 他應該得到批評和懲罰, 但是他的父親卻給了他接納, 肯定和讚賞。
這就是感恩教育中的秘密, 只有當我們將無條件的愛給予孩子, 不求任何回應, 並且在孩子失敗的時候, 依然愛他, 才會成為一個恩典。 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 這是自然界的原則, 也同樣適用於感恩意識的培養領域。
Advertisiment
2. 榜樣原則
如果教導者沒有榜樣, 那麼所教導的東西會被立即否定。 衡量一個人是否感恩, 最重要的標誌不是看他的回報, 而是看他是否為生活感到滿足。
行為動力理論告訴我們, 人們去愛別人, 有三個基本的動機:交換式, 責任式和分享式。 交換式以自我為中心, 關注付出愛後是否能得到回報, 如果得不到回報, 就不會再付出去。 責任式有不得不為的心態, 施者和受者都覺得很累。 唯有分享式是愛的最好動機, 施者自己被愛, 然後將愛和他人分享。 因為自己有愛, 並渴望分享, 所以, 他對接受者一無所求。 每個父母和老師都應該好好想想:你有被愛嗎?你因為被愛而感恩嗎?
Advertisiment
既然我們在孩子心中種下恩典, 那麼我們就堅信會收穫感恩。 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還沒有表現出感恩, 不要著急, 也不要去催逼。 古猶太國所羅門王有一句美麗的詩篇幫助我們明白守候的原則:
我指著羚羊或田野的母鹿, 囑咐你們, 不要驚動, 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 等他自己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