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後, 女兒就要上小學了, 整個假期她都沉浸在一個准小學生的無比激動之中。 當別人問起她在哪個幼稚園時, 她趕緊糾正:“不, 我都到小學報名了, 馬上就上一年級啦!”迫不及待的心情溢於言表。 可貴的是, 孩子為上學做的那些思想上的準備, 真讓人刮目相看。
由於有些準備需要物質條件, 沒想到她卻有自己的主張--要通過幹家務活來掙錢買她所需。 這正中我下懷!她的理由還挺充分--現在掙爸爸媽媽的錢, 長大後再掙別人的錢!
為避免“一切向錢看”, 而且也為了以後的“平穩過渡”, 我和她來了個"君子協定":上學前幹自己的活也能得到報酬;上學後則只能是做家裡的事才有獎賞,
Advertisiment
鋪床疊被, 收拾飯桌, 擦寫字臺, 每隔兩天給魚缸裡的魚換水加食, 澆花, 把要做的事情通過列表張貼在牆上, 她自己按照執行。 每項任務完成後就有不同數量的獎勵。 只要做到了就在表上做記號, 10天總結一次。 兩個月實踐下來, 感覺非常成功。 主要效果如下:
1.不亂要零食了。 以前都是見零食就要, 到了商店就邁不動腿。 現在要用自己的錢買, “惜錢”了, “饞”勁明顯下降。
2.學會了貨比三家。 儘管她還不會討價還價, 但還是有一定的鑒別力。 非買不可的東西開始對比價格”, 而不是以前的“盡挑好的”。
3.初步領會了“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Advertisiment
4.有了勞動光榮的自豪感。 以前總是聽大人們談論收入、工資、獎金, 她現在也不甘示弱, 開始關注起自己的“工資”, 無時不為自己能“掙錢”而自豪。 甚至還信誓旦旦地要把自己的“掙錢蛋糕”做大--每週要打掃整個單元樓道!
5.做事有條理。 任何一項勞動都要按照一定或特定的程式去開展, 勞動多了就會促進人去不斷地思考, 多想辦法。 從反復的勞動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更好方法。 女兒就慢慢地適應了這個過程。
Advertisiment
英國的心理學家曾經對100名3-8歲的孩子進行調查, 詢問他們錢是從哪裡來的。 得到的第一類答案是:錢是從爸爸的口袋裡掏出來的;第二類答案是:錢是銀行給的;第三類答案是:錢是售貨員給的。 只有五分之一的兒童會說, 錢是工作賺來的。 由此可見, 竟有那麼多的孩子不知道金錢的來處。
西方的教育專家認為, 對孩子應從3歲就開始經濟意識教育, 傳授理財知識, 並制定各年齡段的教育計畫。 家長除了供給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外, 有些消費, 可讓孩子用自己的積蓄去開支。 例如, 孩子想買網球拍、自行車或去旅遊, 家長就指導孩子用全部或一部分儲蓄去實現這些願望。 這樣, 小孩就能瞭解到儲蓄的意義, 並讓他們體會到利用自己的存款來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的那種愉快和興奮之情,
Advertisiment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我還會增加女兒的各種有償勞動時間, 讓她循序漸進地學好這一人生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