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家庭富裕還是經濟狀況一般, 對孩子的精神教育都要予以重視, 當孩子大手大腳花這錢卻沒有一點意識到這並不是靠著他的勞力所得, 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 但同時也要給他們更多的體驗, 讓他們有正確的價值觀以及金錢觀。
每個人都有著物質的欲望, 但若是靠著自己的努力, 採用正當的方式獲得報酬自然是要提倡鼓勵的, 因為在追求物質的過程中他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 對待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若是有想要實現的夢想或是對某一件事物有興趣,
Advertisiment
德國有一個習慣, 當孩子18歲的時候, 鼓勵孩子自助游, 花最少的錢去看更多的地方, 當然過程中孩子可以選擇打工來獲得一定的經濟報酬, 這個方式鼓勵了很多孩子理性花錢, 瞭解了賺錢的不容易, 在許多歐美國家, 父母給孩子花錢並不是天經地義的。
能夠有正確的金錢觀念, 你就從孩子順利過渡到了小大人, 雖然可能會比較稚嫩, 但是生活會讓變得更加出色, 很多美好的體驗跟金錢並沒有直接的掛鉤。
在消費者階段, 孩子沒有足夠的賺錢能力, 花父母的錢那是情有可原, 但並不能夠因為父母疼愛自己而養成了肆意揮霍的壞習慣, 從父母手中獲得的金錢就像是禮物,
Advertisiment
對待金錢也要正確的態度, 如果在自己工作之後感到經濟依然拮据, 不要去抱怨父母,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自己不夠有才華, 此時要做的是不斷地提高自己, 同時能夠結合經濟實際情況來做每一筆金錢的消費。
若是父母能夠讓孩子明白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積極的生活態度, 不驕縱, 不任性, 其實就已經把最重要的財富贈送給了他, 這種財富是取之不盡的同時對他們的人生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