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多的寶寶已經初步有了獨自玩耍的能力。 如果有一天, 你突然發現寶寶在客廳裡自言自語, 而且好一會兒也沒有叫媽媽陪。 走近一看, 卻發現小傢伙正一本正經地和毛絨玩具們說著“外星人”的語言。 這是寶寶在享受獨自遊戲的樂趣。 別打擾他, 更不要笑話他。 這樣的自娛自樂正是寶寶獨立玩耍的開始。
可以想像, 一個時刻都要父母陪伴的寶寶, 時間久了, 就會事事依賴父母, 不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這對寶寶人格的健全發展有一定的負作用。 而獨自玩耍可以培養寶寶獨立和自信, 還能激發創造力,
Advertisiment
1. 為寶寶創造一個獨自玩耍的空間
寶寶的獨自玩耍首先需要一個適宜的場所, 包括安全衛生的場地和適合寶寶的玩具。 如果寶寶喜歡坐在地板上玩, 父母就要先清洗一下地板, 檢查地板上和角落裡是否遺留小硬物或有尖銳角的小物件。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牆上的電源插座孔要遮蓋好。 場地不宜離開父母的可視範圍, 確保寶寶獨自玩耍的安全。
根據1—2歲寶寶的年齡特點, 父母可以為寶寶選擇一些色澤鮮豔,
Advertisiment
2. 選擇適合寶寶獨自玩耍的最佳時機
獨自玩耍也要看寶寶當時的心情和狀態。 一般寶寶在午飯後, 或者洗了一個舒服的溫水澡後, 心情會比較愉悅, 容易進入自娛自樂的狀態。 相反, 當寶寶處於饑餓, 困乏或生病的時候, 則更需要大人的關懷, 不願意自己玩。 此外, 父母要避免在疲憊不堪或情緒差的時候讓寶寶自己玩,
Advertisiment
3. 循序漸進, 適時延長玩耍時間
寶寶需要一個適應獨自玩耍的過渡階段。 媽媽可以先給寶寶一個平時喜愛的玩具, 陪她一起玩。 玩著玩著, 寶寶漸漸投入到玩的狀態, 媽媽可以慢慢退出遊戲, 在一旁觀察寶寶獨自玩耍的表現。 然後, 嘗試和寶寶保持一定距離, 如果寶寶還是自己玩得不亦樂乎, 可以再一點點拉開距離, 但不能突然離開寶寶的視線。 只有在寶寶已經能適應和媽媽保持較遠距離的視線範圍內做事情, 媽媽才可以嘗試“消失”一小會, 並根據寶寶的反應逐漸延長“消失”的時間。
Advertisiment
當獨自玩耍的寶寶呼喚媽媽的時候, 不要習慣性地衝刺到寶寶身邊, 要先和寶寶保持一定的可見距離, 用溫和的語調和寶寶進行交流, 讓寶寶有安全感。 1歲多的寶寶獨自玩耍的時間會從幾分鐘延長到20分鐘。 隨著寶貝年齡的增長, 可能還會有所延長。
4. 從寶寶興趣出發, 加強寶寶獨自玩耍的能力。
父母要根據寶寶的興趣, 不斷引導寶寶, 豐富獨自玩耍的內容。 只要寶寶有興趣, 就會更加投入和專注自己的遊戲。 如果寶寶獨自玩耍的表現好, 父母應該及時給予表揚, 積極肯定, 從而強化寶寶獨自玩耍的意識。 讓寶寶知道, 獨自遊戲是一件快樂的事。 當父母特別繁忙的時候, 有意識的自己一個人玩一會兒,
Advertisiment
自己玩的遊戲
套圈圈:五顏六色的圈圈很容易吸引寶寶的目光。 1歲的寶寶已經會抓握圈圈, 讓他嘗試把圈圈往中間的柱子上套。 開始練習的時候, 可先不分圈圈的顏色和大小, 只要寶寶能把圈圈套上去, 就用掌聲鼓勵一下。 鍛煉寶寶的手腕力量和手眼協調。 隨著年齡的增長, 媽媽可以教寶寶認識大小和顏色, 並引導他獨自按順序套圈圈, 培養寶寶的觀察力, 判斷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搭積木:這些形狀各異, 顏色鮮豔的幾何塊很受寶寶們的歡迎。 寶寶手拿積木會感覺到不同形狀的手感, 或者投扔。在媽媽的示範下,寶寶知道這些神奇的幾何塊能通過雙手變出房子,車,橋等。寶寶轉起小腦筋,動起小手,想辦法拼搭。摸索著怎樣組合,房子更堅固,更漂亮。寶寶在堆積木裡感受到動手動腦的成就感。注意,不要買小顆粒的積木,以免寶寶好奇地塞進嘴巴,嘗嘗是什麼味道。另外,積木要選邊緣圓滑,沒有尖角的。
模仿打電話:給寶寶一個玩具電話,他會煞有介事的用胖胖的小手指按一下這個鍵,點一下那個鍵,然後把話筒放到耳朵邊,用稚嫩的童音說:“喂,外婆嗎?”然後說一堆寶寶語言,間或嘴裡說著“恩恩”,點點小腦袋,末了也來句再見。可見寶寶在平時生活中已經觀察到了父母打電話的情景,而且能拷貝不走樣。隨著不斷的反復記憶和練習,寶寶的語言豐富起來,學會跟外婆問好,問外婆吃飯了沒有等等,獨自玩耍的同時,還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塗鴉:準備一些白紙,無毒的油畫棒。油畫棒選擇稍粗點的,便於寶寶的小手抓握。讓寶寶發揮想像力,自由創作。寶寶畫的一條線都有它的意義。讓寶寶體會一下“藝術家“的感覺,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
寶寶兩歲後會越來越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適應獨自玩耍的寶寶,在和小夥伴的相處中會表現出明顯的主動和積極的遊戲能力,為日後入園後的集體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或者投扔。在媽媽的示範下,寶寶知道這些神奇的幾何塊能通過雙手變出房子,車,橋等。寶寶轉起小腦筋,動起小手,想辦法拼搭。摸索著怎樣組合,房子更堅固,更漂亮。寶寶在堆積木裡感受到動手動腦的成就感。注意,不要買小顆粒的積木,以免寶寶好奇地塞進嘴巴,嘗嘗是什麼味道。另外,積木要選邊緣圓滑,沒有尖角的。模仿打電話:給寶寶一個玩具電話,他會煞有介事的用胖胖的小手指按一下這個鍵,點一下那個鍵,然後把話筒放到耳朵邊,用稚嫩的童音說:“喂,外婆嗎?”然後說一堆寶寶語言,間或嘴裡說著“恩恩”,點點小腦袋,末了也來句再見。可見寶寶在平時生活中已經觀察到了父母打電話的情景,而且能拷貝不走樣。隨著不斷的反復記憶和練習,寶寶的語言豐富起來,學會跟外婆問好,問外婆吃飯了沒有等等,獨自玩耍的同時,還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塗鴉:準備一些白紙,無毒的油畫棒。油畫棒選擇稍粗點的,便於寶寶的小手抓握。讓寶寶發揮想像力,自由創作。寶寶畫的一條線都有它的意義。讓寶寶體會一下“藝術家“的感覺,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
寶寶兩歲後會越來越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適應獨自玩耍的寶寶,在和小夥伴的相處中會表現出明顯的主動和積極的遊戲能力,為日後入園後的集體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