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家庭生活水準的提高, 再加上爸爸媽媽對獨生子女的溺愛, 孩子們奢侈浪費的壞習慣更加嚴重了。 不管多麼貴重的學習用品, 壞了就扔, 沒壞的, 用膩了, 也要扔。
而更多的孩子, 存在這種情況:文具什麼時候丟了都不知道, 只曉得沒文具了就向爸媽要錢去買, 至於能堅持用多久, 那就不知道了。 只要向父母伸手, 就會有新文具, 東西來得如此容易,
Advertisiment
因此, “珍惜勞動成果”就成了一句說教的空話, 成了高高懸掛的標語。 而不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的孩子, 也不會清楚“得來不易”這句話的含義。
可是, 仍有多數父母認為:現在的家境不錯, 在物質上能滿足孩子就儘量滿足, 不必為了一些小物品的丟失、毀壞而對孩子進行訓斥。 父母錯誤的價值觀與生活中的浪費惡習, 無形中成了孩子學習的壞榜樣。
培養孩子珍惜勞動成果的習慣
孩子不知道什麼是浪費, 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惜。 儘管這些東西看起來微不足道, 花不了多少錢, 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是很不利的。 如果讓孩子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我們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Advertisiment
◎孩子通過對勞動的真實體驗, 懂得了勞動成果的珍貴, 從而尊重勞動者, 珍惜勞動成果。 這樣就樹立了孩子的勞動價值觀。
◎如果孩子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也就自然養成了勤儉的習慣。
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下面這個小故事, 看看您的孩子是否也和故事裡的小主人公一樣。
6歲的薛明聰明活潑, 人見人愛, 但有一個特別不好的習慣就是愛毀壞物品。 薛明有很多玩具, 但每個玩具都是破破爛爛的。
薛明漸漸長大了, 興趣也慢慢轉移到了閱讀上。 但是, 薛明對待圖書依舊很殘忍。 一本剛買的新書, 沒過幾天就會變得破舊不堪。
媽媽為此十分苦惱, 她多希望薛明能改掉這個壞習慣。 但是, 不管怎麼叮囑薛明, 都不見效。 家裡的大小物品,
Advertisiment
為了幫助像小薛明這樣的孩子改掉壞習慣, 我們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供爸爸媽媽參考。
利用日常家務事, 來引導孩子積極參與勞動
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要從小養成。 所以, 孩子應該從小就得到基本的勞動鍛煉, 這樣, 他們才會懂得勞動果實來之不易。 可以分配給孩子們力所能及的家務來做, 比如收拾自己的小房間, 就是最好的鍛煉方式。
和爺爺奶奶一起憶苦思甜
爺爺奶奶可以為孩子講述以前的老故事, 讓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 領悟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只有好好珍惜, 才是正確的態度。 並且, 講故事的形式更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 消除孩子的抵觸心理, 教育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Advertisiment
與貧困山區的孩子進行比較
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 還有一群小朋友生活在貧窮的山區。 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電視媒體, 去瞭解貧困山區孩子們的生活狀況。
然後, 讓孩子自己和電視裡的小朋友作對比, 有所感悟之後, 孩子會倍加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條件, 對身邊的物品產生愛惜之心。
愛惜, 從自己的玩具開始
當我們又為孩子添置新玩具時, 要及時地告訴孩子:好好愛惜玩具, 不能隨心所欲“摔打”。 教會孩子怎樣保管玩具, 並時刻監督孩子的行為。
我們就是孩子的學習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就是孩子學習模仿的榜樣。 我們自己要做到節約水電、糧食, 愛護公共財物等等。 只有自己做到了,
Advertisiment
不要無限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
孩子要什麼, 我們就買什麼, 這樣輕易去滿足孩子的需求會讓他們覺得失去了也沒關係, 因此就不珍惜勞動成果。 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 我們可以進行適當教育之後再滿足他, 這樣, 孩子在揮霍物品時, 多少會有些顧慮。
一個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的孩子, 才是一個真正心疼父母、通曉事理的孩子。 我們在用物質來表達對孩子的關心時, 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不要讓溺愛嬌慣了我們的孩子。 珍惜勞動成果這一好習慣, 我們要讓孩子從小做起, 從珍惜一粒米做起。
小編總結:要培養孩子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首先樹立孩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孩子要從小培養愛惜、珍惜勞動成果的習慣, 積極參與勞動。這樣,孩子才有養成愛惜勞動的習慣,健康快樂的成長。
(兼職編輯:駱麗華) 積極參與勞動。這樣,孩子才有養成愛惜勞動的習慣,健康快樂的成長。
(兼職編輯:駱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