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和獨立性

那天女兒做語文作業, 其中有道題要求根據一首古詩的意境自作配畫。 女兒對這首詩理解得很對, 當她“作畫”時, 總覺得畫得不好。 於是向我求援:“爸爸, 我老是畫不好。 還有這些作業要做, 乾脆你幫我完成了吧!”

起初我動了“惻隱之心”, 但轉念一想, 女兒這種只動口不動手的事已經有好多次了。 有一回用硬紙版粘小轎車模型, 女兒弄了半天, 結果還是粘歪了。 妻子看不過, 就親自動手, 把那些“零部件”拆開細心粘好。 第二天交上去後, 老師給評了優。 想到此, 我對女兒說:“發揮你的想像去畫。 實在不行, 可以上網查,

Advertisiment
看有沒有合適的配圖。 那怕臨摹, 也比爸爸代作的好。 ”

見我不肯幫忙, 女兒只好埋頭趕完了別的作業。 接著, 她上網通過百度搜索, 找到了這首詩, 裡面果然有一幅配圖。 女兒依照大體的輪廓, 畫了梅花, 還加了些“冰天雪地”的景物, 雖然幼拙, 但看上去與詩的意境比較吻合, 我讓她把這幅“原創”交給了老師。

第二天女兒回家, 高興地宣佈:“昨天我的語文作業得了甲。 老師說, 有些同學的配畫有家長代作的痕跡。 還有的同學是用印表機打出來的, 雖然漂亮, 但老師都只給了乙。 爸爸, 原來我畫畫還可以啊!”女兒臉上漾起自信的笑, 她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這件事讓我產生了聯想, 現在, 家長“越俎代庖”的現象比較普遍。 在學習上, 一些家長圖省事,

Advertisiment
不是告訴孩子具體方法, 細心講解, 而是寫出過程和答案, 讓孩子直接抄好。 本來要孩子做的手工勞動, 自己卻親自操作, 甚至在街上買一個應付了事。 這樣做不是愛孩子, 而是在嬌慣他們, 孩子也由此養成了依賴習慣。 我們做家長的該放就放。 你可以幫孩子一時, 但幫不了他的一生。 讓孩子多動手, 勤動腦, 遇事“親力而為”, 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給他們的成長帶來快樂和成功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