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孩子的毅力,堅持就夠了嗎?從興趣班聊起

孩子的興趣班才上了一半就不想上了, 又哭又鬧。 我也不忍心逼他, 可是又怕他以後總是做事沒有毅力, 怎麼辦呢?

一味地強調堅持, 絕對不是真正的毅力, 沒有熱愛做支撐, 誰都不能長久堅持下去。

如果你面臨跟大文媽媽一樣困境, 是誤解了毅力, 以為毅力等於咬牙堅持。 實際上, 毅力是興趣和堅持的結合。

你可能聽過美國心理學家安吉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的TED演講, 她研究發現, 毅力比智商更能預測一個人的成功。 達克沃斯今年剛出了一本新書, 名字叫《毅力:興趣和堅持的威力》(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你看, 她把興趣放在了堅持的前面。

Advertisiment

報興趣班前, 跟孩子討論

培養毅力, 要從興趣先開始。 尤其是幼兒,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暴露在各種不同的刺激之下, 讓他們有充分的自由度去嘗試、去犯錯、去選擇, 慢慢地發現自己的興趣。 但是, 興趣一旦確立之後, 孩子已經在這條路上努力很久了, 父母就也得注意培養他們的堅持了, 不能讓他們說放棄就放棄。

這個分界點在哪裡呢?關鍵就是看這個興趣一開始是不是孩子自己選擇的。 如果不是他選的, 那麼他上了一半, 發現不感興趣, 那就可以放棄。 如果這個興趣班是自己選的, 你就需要逼他了。 因為孩子的特點是對什麼活動都容易感興趣, 但遇到挫折也特別容易放棄。 你在這個時候逼他一下, 幫他度過了這個難關,

Advertisiment
他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就會對它更感興趣了。

我兒子5歲以前, 我允許他中途放棄興趣班, 因為那個時候孩子還沒有足夠的理性判斷力, 我也看不准他是真的喜歡還是一時衝動。 到了5歲以後, 每次報興趣班, 我都會跟他嚴肅地討論:「這個班至少要上一學期, 要交多少多少錢, 你想清楚了, 如果真的想上, 那就得堅持到底, 每堂課都得去。 」

孩子選定一期, 就得完成

兒子有時會跟我討論一下, 有時可能是真的很喜歡, 仍然說要去。 那好, 我就給他報上, 然後如果下次他不想去, 對不起, 我非強迫你去不可。 原因很簡單:「你說話得算數啊!」

孩子當然不樂意, 又是耍賴, 又是哭鬧。 但我堅持這個原則:「你答應了我的, 每堂課都要去。

Advertisiment
今天要是不去, 就是說話不算數。 你要是說話不算數, 那爸爸也說話不算數了, 上回說好的帶你去遊樂園玩也不去了, 你過生日時說好了要給你買的禮物也不買了。 」

這個威脅一般都比較有效, 孩子最後還是去了。 有意思的是, 去了之後, 他其實沒那麼討厭這個課, 尤其是一旦克服了目前的困難, 能力又上一個臺階之後, 他就會更喜歡這個活動了。

而且我這個其實也不是威脅, 而是在跟他講道理。 這就是在培養毅力的同時, 也培養他的說話算數的品格了, 一舉兩得呀!

允許孩子放棄

如果在上完這一週期後, 孩子還是不喜歡, 那那個時候我就允許他放棄了。 因為他承諾我的事情已經做到了, 下面就還是該由他自己來做主了。

Advertisiment

那前面的時間、精力還有錢就全浪費了嗎?並不是。 孩子這麼東游西逛地選興趣可不是毫無意義的浪費。 有一項研究發現, 那些小時候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運動, 什麼足球、籃球、游泳、田徑都練過, 最後才選定了一個方向的運動員, 在運動生涯的早期, 確實發展沒有那些從小就專攻一樣的運動員的表現好。 但是隨著職業生涯的發展, 他們的表現會越來越好, 最終會超過那些單一的運動員。

因為第一, 他們會更喜歡自己精心挑選的這項運動, 第二, 他們肯定是試了一圈, 發現自己最擅長這項運動, 不像那些單一的運動員, 早期的優勢更多的是強化訓練出來的。 第三, 他們早期的那些亂選亂練, 讓他們有了更全面的訓練,

Advertisiment
肌肉發展更全面, 而那些單一的運動員就更容易受傷。

不是所有的戀愛最後都以婚姻收場, 跟不合適的物件早點分手, 總比將來離婚好。 同樣, 孩子早點放棄不是自己真愛的活動, 總比將來大學都上完了, 工作都幹了好幾年, 才發現自己不喜歡, 然後痛苦地轉行好。

小結

培養孩子的毅力, 可不是逼他努力那麼簡單, 首先要發展他的興趣。 如果是你給他挑的興趣班, 他不喜歡的時候, 可以讓他放棄。 如果是他自己選的, 那你可以在他想放棄時, 逼他一把, 說不定就能幫他度過難關。 如果此後他還是一直不喜歡, 那再放棄也不遲。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