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的孩子大多膽小。 這都是由於孩子長期接觸不到人, 或者接觸的人少造成的。 許多孩子因此成了“宅童”。 他們不像我們當年, 鄰里之家大小孩子上午城牆根打了一架, 下午在電線杆旁邊又和好了。 他們不知道如何與人接觸, 所以對此有種異常恐懼的心理。
當然開頭講的都只是一部分原因而已, 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還有很多。
1、先天因素。 父母性格內向, 不善與人交往, 孩子遺傳了他們的特點。 父母要瞭解自己孩子的個性, 允許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同時儘量多給予孩子關心和愛, 鼓勵孩子與別人交往。
Advertisiment
2、教育不當。 當孩子哭鬧時, 父母經常用“鬼”、“妖怪”等來嚇唬孩子;也有些父母當孩子想出去玩時, 便用“外面有騙子, 會把你騙走”等話語來打消孩子的念頭, 使孩子的心裡留下陰影;還有的對孩子期望過高, 一旦孩子做錯了事, 輕則訓斥重則打罵, 使孩子因怕失敗而退縮。 有些孩子膽小怕事, 缺少勇敢精神,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對子女過於關注, 甚至溺愛, 事無巨細都越俎代庖而剝奪了孩子嘗試的機會。
3、環境因素。 現在大多數人都住在商品房, 一家一戶的封閉環境使孩子缺乏與同伴交往的生活空間, 造成孩子孤獨、膽怯的性格。
Advertisiment
知道了原因, 所以就有了解決辦法。
從父母能夠掌握的因素來看, 父母平時教育孩子除了要細心, 更要耐心。 當孩子哭鬧時, 要多進行正面教育, 不能嚇孩子。 不能把孩子們當作“大人”, 不能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父母應盡可能多陪陪孩子, 和他一起玩, 啟發他玩出新花樣。 如果父母因事不能陪孩子玩, 可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 規定他在什麼地方玩, 玩多長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 當父母要阻止孩子外出玩耍時, 切不可用可怕的故事來嚇唬孩子。
Advertisiment
對於大多數的獨生子女來說, 以上原因可能正說中了他們。 想要避免的話就只有放心大膽的讓孩子在生活中鍛煉, 才能使得孩子變堅強。 父母想要幫助孩子的話可以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幫孩子營造氣氛。 給孩子創造機會。 鼓勵孩子獨立解決交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