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財商 支招教孩子理財

在現代家庭裡, 孩子從小就接觸到錢, 不少孩子甚至已擁有自己的“小金庫”。 如何跟孩子談錢, 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和理財意識, 成為家長們要考慮的問題。 有家長覺得太早和孩子談錢不免有點尷尬, 擔心孩子會變得現實起來。 但在美國, 理財教育被稱作“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畫”, 美國家長並不是一味將孩子關在童話世界裡, 而是教他們認識金錢, 傳授“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的觀念。

按三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理財專家指出, 孩子理財意識的培養可以分成三個年齡階段, 即7歲前、7歲到12歲和13歲到18歲。

Advertisiment
學齡前的孩子, 主要是讓他們慢慢學習有關金錢的概念, 此時孩子還不具備理財的能力, 因此利是錢需要家長代為管理。

7到12歲的孩子, 對理財開始形成自己的概念,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在銀行開一個活期儲蓄帳戶, 讓孩子自己去支配, 並且進一步向孩子解釋有關理財的基本常識, 例如銀行是什麼, 如何制定消費計畫等。

13歲到18歲時, 孩子對理財基本有比較成熟的認識。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更多元化地運用手頭的資金, 嘗試用投資的手段使財富增值。 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青春期, 心理上已開始有獨立自主的意識, 有強烈的自尊心, 情緒起伏也比較大, 而且喜歡反抗紀律和權威。 因此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應當儘量以朋友的姿態給建議,

Advertisiment
避免以權威壓人。

教會孩子區分“需要”和“想要”

教會孩子區分“需要”和“想要”, 是引導孩子養成儲蓄習慣的關鍵。 “需要”是解決基本的需求, 在一般正常生活水準下“需要”的東西, 例如衣食住行等。 對於學齡孩子而言, 交通費、上學吃飯的費用、上補習班的費用、購買課外書的費用等都屬於“需要”層面。 而“想要”則是錦上添花的東西, 可以提高幸福感, 但又並非必需。 對孩子而言, 類似零食、漂亮的運動鞋(衣服)、玩具和遊戲機等, 都是“想要”的範疇。

“需要”和“想要”, 前者可以近乎無條件地滿足孩子, 後者則應當引導孩子進行取捨。 在取捨的過程中, 小孩會學會控制支出, 逐漸養成儲蓄的習慣。 零用錢額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資料,

Advertisiment
可根據孩子的消費狀況, 計算出“需要”部分的金額, 比如每週10元到20元, 讓孩子自行支配。

培養孩子的儲蓄習慣, 最好的時機就是當孩子想買一件特別的東西, 但能力又不夠時, 父母可通過引導, 讓這一目標成為孩子儲蓄的強大動力。

向孩子推薦基金股票等投資方式

在孩子懂得儲蓄後, 家長可以逐漸向孩子輸入投資理念。 首先, 要讓孩子對資金的回報率變得敏感, 為其建立一個銀行帳戶。 過年利是錢對孩子來說是筆“鉅款”, 最好建議孩子立即存入自己的個人帳戶, 然後再計畫用途。 同時,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 銀行不僅可以安全地保管金錢, 且隨著時間推移, 錢還會越來越多。 當孩子對資金回報率變得敏感時,

Advertisiment
就會關注銀行利率, 同時也會思考怎樣才能讓錢更快增值。

只要孩子對財富增長產生了興趣, 家長可以適時地向孩子介紹股票、基金等投資方式, 甚至可以把股票當生日禮物送給孩子, 也可以建議孩子將利是錢投入證券市場。

高手支招

5法則教孩子理財

1、不要害怕和孩子談錢。 逃避只能帶來問題, 他們應該知道錢不過是日常生活中有用的工具, 錢買不到幸福, 但能夠創造選擇的機會。

2、不要半途而廢。 如果你已經定下規矩不借錢給孩子, 就不要一時心軟滿足孩子非必需的購物要求。

3、不要順其自然。 有些事家長不說, 孩子不會自己領悟, 他們甚至可能從其他途徑獲得錯誤的認知。

4、不要敷衍孩子。 如果孩子問你關於錢的問題,

Advertisiment
給他們一個誠實並適合他們年齡的答覆。

5、不要把一切都和錢掛上鉤。 鼓勵孩子用勞動換取財富是可取的, 但學習成績、品德等切勿和錢聯繫起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