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孩子超強觀察力的10方法

觀察力是什麼?是指人通過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觀事物的能力。 觀察, 是人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 不是盲目的、隨意的。 人學習知識的過程, 從觀察開始。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發展他的智力, 不提高他的觀察力是不行的。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經明確指出, 學生學習成績落後的原因縱然是複雜的, 但普遍的特點之一是觀察力差。

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既是教師的任務, 也是父母的任務。 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以下結合繪畫教學及育兒過程的心得體會, 談談關於孩子觀察力培養的幾點感受,

Advertisiment
歡迎交流:

1.觀察從興趣開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 因為對於昆蟲的觀察到了入迷的程度, 最後才成為聞名世界的生物學家。 所以, 要培養孩子的觀察興趣, 我們首先要先弄清楚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比如孩子喜歡活動的, 有聲音的, 色彩鮮豔的, 新奇有趣的事物, 成人也是如此, 靜止不變、色彩灰暗的東西, 很難引起興趣。 我們在最初説明孩子選擇觀察物件時, 選擇那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時間久了, 孩子就會對觀察產生興趣, 養成隨時隨地觀察的好習慣。

自從看了法布林的《昆蟲記》後, 幾米喜歡觀察各種昆蟲, 有時候像發現新大陸一樣, 大聲告訴我, 他發現螞蟻了, 然後會蹲在那裡一直看著螞蟻搬家。

Advertisiment
也喜歡養昆蟲, 曾經一段時間, 各種能找到的昆蟲成了他心愛的寵物。 幾米養過的昆蟲有蟬、蠶、瓢蟲、螞蚱、螞蟻...甚至蒼蠅和蚊子他都想捉起來養著。 除了昆蟲類的, 還養過小雞、小烏龜、小蝌蚪、小鯉魚...

他觀察它們的特徵, 如何活動的, 吃什麼喝什麼, 幾米會將自己從書本裡看到的, 和實際生活裡的進行對比, 然後不斷的提出一個又一個我始終都不知道答案的問題。

2.觀察任務要明確

我們要給孩子提出明確的觀察任務, 讓孩子知道要觀察什麼, 知道觀察的目的和任務, 讓孩子的觀察更有選擇性和針對性。 夏天, 當幾米從窗戶上發現第一隻瓢蟲時, 我問他, 仔細看看瓢蟲身上有幾個點呢?你說它會不會飛呢?

他立即對瓢蟲產生濃厚興趣,

Advertisiment
會饒有興致的觀察瓢蟲的外形和它身上的斑點。 佈置給孩子明確的觀察任務, 會增強孩子的觀察興趣。

3.教會正確的觀察方法

“授之以魚, 不如授之以漁”傳授給孩子知識, 不如傳授學習知識的方法。 孩子太小, 還不能控制自己的視覺, 最初的觀察屬於無意識的東瞧西看, 要引導孩子學會觀察, 教給他們觀察技能。

遵循由近及遠、由表及裡、由局部到整體或由整體到局部, 從簡單的事物入手, 由簡單到複雜。 動物園裡, 鴨子、鵝、天鵝有哪些不同呢?引導孩子先觀察它們的整體外形, 然後再脖子、嘴巴、爪子。

比如幾米總是容易弄錯的“6”和“9”, 教他觀察兩個數位的特徵, 總結得出, 尾巴向上的是“6”, 尾巴向下的是“9”, 再進一步觀察,

Advertisiment
“6”像什麼呢?“9”像什麼呢?幾米就和豆芽還有蝌蚪氣球聯繫起來。 慢慢掌握觀察方法。

4.鼓勵孩子多提問勤動手

面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時, 不論多麼荒誕離譜, 我們都要時刻提醒自己永遠保持冷靜與耐心, 你可以不知道答案, 但不能信口開河, 更不能表現出厭倦煩躁, 粗暴制止。 否則不經意間, 你會扼殺了他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要讓孩子明白, 我們還有更多的方式可以尋找到答案。

5.開闊孩子視野

見多識廣, 見識多了, 自然心胸豁達, 視野開闊。 不僅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還可以促進孩子觀察力的發展。 據研究顯示, 觀察力的高低與孩子視野是否開闊有關。 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堂, 給孩子買一堆的玩具悶在家裡玩, 不如帶孩子出去轉轉。

Advertisiment
這是提高孩子觀察力的最佳時機, 孩子自己的感受遠比書裡看到的, 父母嘴裡說出來的更加印象深刻。

6.遊戲訓練法, 通過遊戲培養孩子觀察力

幾米最喜歡的遊戲是:找不同、走迷宮、尋找《軲轆軲轆轉》裡的“金蟲子”、玩顆粒積木拼裝遊戲。 即便是很複雜的迷宮, 幾米玩的已經相當熟練, 難度大的顆粒積木拼裝, 他也能獨立完成。 我喜歡和幾米一起玩這些遊戲, 這些遊戲既鍛煉孩子觀察力, 還可促進親子關係。

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天才, 觀察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 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父母和孩子長期觀察的積累, 以逐漸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皮亞傑說過一句話“兒童看到、聽到的新事物越多, 就越想多看多聽”。

7.通過感官刺激培養觀察力

引導孩子用身體感官參與觀察活動,體驗感受外界事物,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在足夠安全的前提下,不妨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敲一敲,聽一聽,嘗一嘗。

給學生講課講習慣了,遇事,總是讓幾米先觀察,看材質,再去摸,說感受,最後談方法步驟,我們在手工課上常用的一套手段。

有一回,幾米和幾米爹因為一個塑膠桶糾纏不休,前面的文中又提到,詳見《教育,衝動是魔鬼》。幾米因為桶蓋上的環扣無法扣到塑膠桶上,而竭斯底裡的哭鬧不止。我告訴他,媽媽有辦法幫他將蓋子扣到塑膠桶上,我開始和他一起來扣蓋子,反復幾次,扣不上,為什麼扣不上呢?你摸一摸塑膠桶上的環扣,我問幾米。

幾米仔細觀察後,又去摸了每個環扣,終於發現其中一個環扣,損壞了一小塊,如果不是仔細看,並且摸一摸,是根本看不出來的。

8.鼓勵孩子觀察後實踐

在觀察過後,孩子總想再試一試。要鼓勵孩子搞實驗發明,比如種花種樹養小昆蟲小動物,還有一些在我們眼裡不可理喻的所謂的實驗,儘管這樣可能會將房間搞得一團糟。

幾米經常如此,只要他在家的日子,那就和“鬼子進村”一樣,他做實驗的瓶瓶罐罐之類的又是擺滿一桌子,他的實驗經常要用到水,他要將各種東西泡在水裡,或者切碎,或者和其他東西混合,比如橡皮泥,媽媽的化妝品等,一起加水侵泡後,觀察最後效果。

看著窗明几淨的房間,轉眼變成雜貨鋪子,氣急訓斥嗎?不行,即使地板上發了洪水,也得強壓下火,否則你可能扼殺了一個瓦特。

9.描述或表現觀察過程

利用多種形式表現觀察結果,幾米除了他的發明創造,閱讀外,另一件最愛的事便是塗鴉。他喜歡將自己的觀察到的用塗鴉的形式表現出來,經常畫“設計圖”給我看,告訴我,他去省科技館參觀後,又學會的“發明”,他的新“科研成果”。

對於較小的還不認字且不會寫字的孩子,這種“觀察記錄”可以是隨機隨性的,用孩子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讓他講給你聽,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述能力,又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觀察習慣。

幾米是個“話嘮”,不需要任何前置導入,他喜歡將他看到的遇到的,絮絮叨叨的講給我們。

10.引導孩子學會觀察生活

“生活處處皆學問”,身邊任何事物都可以拿來當做觀察的例子,觀察它的形狀、材料、用途,我們要善於引導孩子觀察生活,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當做學問。

家裡的任何物品都是幾米的研究物件,他好奇水為什麼沒有顏色?電視為什麼要是方形的?植物為什麼和人一樣也要喝水?

7.通過感官刺激培養觀察力

引導孩子用身體感官參與觀察活動,體驗感受外界事物,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在足夠安全的前提下,不妨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敲一敲,聽一聽,嘗一嘗。

給學生講課講習慣了,遇事,總是讓幾米先觀察,看材質,再去摸,說感受,最後談方法步驟,我們在手工課上常用的一套手段。

有一回,幾米和幾米爹因為一個塑膠桶糾纏不休,前面的文中又提到,詳見《教育,衝動是魔鬼》。幾米因為桶蓋上的環扣無法扣到塑膠桶上,而竭斯底裡的哭鬧不止。我告訴他,媽媽有辦法幫他將蓋子扣到塑膠桶上,我開始和他一起來扣蓋子,反復幾次,扣不上,為什麼扣不上呢?你摸一摸塑膠桶上的環扣,我問幾米。

幾米仔細觀察後,又去摸了每個環扣,終於發現其中一個環扣,損壞了一小塊,如果不是仔細看,並且摸一摸,是根本看不出來的。

8.鼓勵孩子觀察後實踐

在觀察過後,孩子總想再試一試。要鼓勵孩子搞實驗發明,比如種花種樹養小昆蟲小動物,還有一些在我們眼裡不可理喻的所謂的實驗,儘管這樣可能會將房間搞得一團糟。

幾米經常如此,只要他在家的日子,那就和“鬼子進村”一樣,他做實驗的瓶瓶罐罐之類的又是擺滿一桌子,他的實驗經常要用到水,他要將各種東西泡在水裡,或者切碎,或者和其他東西混合,比如橡皮泥,媽媽的化妝品等,一起加水侵泡後,觀察最後效果。

看著窗明几淨的房間,轉眼變成雜貨鋪子,氣急訓斥嗎?不行,即使地板上發了洪水,也得強壓下火,否則你可能扼殺了一個瓦特。

9.描述或表現觀察過程

利用多種形式表現觀察結果,幾米除了他的發明創造,閱讀外,另一件最愛的事便是塗鴉。他喜歡將自己的觀察到的用塗鴉的形式表現出來,經常畫“設計圖”給我看,告訴我,他去省科技館參觀後,又學會的“發明”,他的新“科研成果”。

對於較小的還不認字且不會寫字的孩子,這種“觀察記錄”可以是隨機隨性的,用孩子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讓他講給你聽,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述能力,又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觀察習慣。

幾米是個“話嘮”,不需要任何前置導入,他喜歡將他看到的遇到的,絮絮叨叨的講給我們。

10.引導孩子學會觀察生活

“生活處處皆學問”,身邊任何事物都可以拿來當做觀察的例子,觀察它的形狀、材料、用途,我們要善於引導孩子觀察生活,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當做學問。

家裡的任何物品都是幾米的研究物件,他好奇水為什麼沒有顏色?電視為什麼要是方形的?植物為什麼和人一樣也要喝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