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黃金時間,千萬別錯過!

很少有孩子會主動喜歡上閱讀, 通常都必須有某個人引領他們進入書中奇妙的世界。 而這個人就是父母!

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一輩子受益無窮。

有父母會說自己的孩子喜歡看電視、玩遊戲, 根本不喜歡閱讀。 覺得是孩子缺乏上進心, 不聽話, 打上一個“不愛閱讀”的標籤。

而實際上,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父母造成的, 孩子是否有一個好的閱讀習慣與父母的努力和重視程度息息相關。

趁這個暑假, 抓住這個閱讀黃金期, 讓孩子愛上閱讀吧,

今天給大家分享幾條建議, 希望幫助孩子們在暑假更好地閱讀。

Advertisiment

1、家庭的讀書氛圍和父母的以身作則:

在一個家裡, 如果沒有書, 沒有愛書的人, 那麼這個孩子, 很難愛上閱讀。

假如你只對電視劇或手機感興趣, 如果你自己很浮躁, 拿忙作藉口, 花大價錢去聽一些講師的二手培訓班, 卻不肯靜下心認認真真讀點書。

那不要怪孩子不閱讀, 先反省自己。

而如果父母愛好閱讀, 家庭必然會有很好的閱讀氛圍, 這是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最好的方法。

建議家裡一定要有一個放書的地方, 適合孩子看的書盡可能擺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 這樣便於孩子隨時翻閱。

每天最好有半小時左右的固定的閱讀時間, 大家一起讀一讀。

你可以自由選擇, 小說、散文、詩歌或者美容雜誌都可以啊。

我總期待更多的父母能夠捧起書本,

Advertisiment
每天有一個時間來取代手機閱讀。

幫助孩子培養紙質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父母的榜樣力量很大。

舉辦小小讀書會

讓孩子和小夥伴們一起讀, 邀請孩子的朋友來家舉辦小小讀書會, 比如我會邀請小小魚讀小學的表哥在暑假的時候來我家裡跟他一起讀。 兩個孩子在一起讀起來的勁兒特大。

這幾天下午, 他倆玩積木遊戲, 一起看30分鐘的動畫片, 然後就在房間內翻書。

每人找幾本自己喜歡的書放在身邊, 看得津津有味。

也可以讓幾個孩子共讀一本書, 一起探討書中人物, 然後他們會去進行角色的扮演。

能激發孩子的一種自我認同, 而且孩子們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 為了能多發表自己的觀點,

Advertisiment
他們會好好讀書, 記住一些東西, 然後去表達出來, 這樣的讀書會對於孩子們的成長非常有益。

當然在這裡要注意孩子是真的喜歡看書, 而不是為了討好父母而裝模作樣, 那很不好, 寧願不要這樣的閱讀。

不要讓孩子抱著目的去閱讀, 感受到快樂是關鍵

很久以前有一個媽媽問我:魚爸, 給3歲的寶貝推薦點書, 詢問之後我給孩子推薦了一套兒童趣味小百科。

然後, 這位媽媽就問:這套書有什麼功能?能讓孩子學到什麼?

為什麼要談功能呢?閱讀一定要有功能和目的嗎?

我是不贊成這樣的。 我給小小魚選書, 只看圖書的內容是不是有趣(他會喜歡), 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天性發展(適合孩子), 是不是安全可讀(這個得把關)。

從沒有覺得一定要通過一套書給他達成某一個目的。

Advertisiment

當然, 有些圖書它本身有一些附帶的功能, 比如《恐龍來了:孩子的情緒管理繪本》, 它能夠説明孩子認識情緒問題, 然後去管理它,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不可能說孩子讀一套書就能馬上不生氣, 不發脾氣。

要知道, 多少父母, 讀了很多書, 後悔藥吃了好多, 脾氣還是很差。 所以情緒的管理從小就得去認識它, 管理它。

還有《我的第一套數學童話》和《經濟好好玩》這一類圖書, 都自己帶有功能性, 滿足孩子的一些發展要求。

但是, 我們千萬不能因為功能而去給孩子選書。 不要總是談閱讀有什麼用, 先開心地讀起來才是重要的。

2、給孩子準備足夠的圖書, 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

現在我們都覺得物價太貴,

Advertisiment
一百塊去一趟菜市場馬上就沒了, 帶孩子去吃個肯德基, 剛好夠吃一頓。

很多人怕花錢, 但是有些錢還是應該花的。 比如花在買書這件事上。

我一直記得自己讀書的時候, 最愛去的就是書店, 校門口的小書攤, 鎮上老街的小書店, 我都喜歡去看看, 瞧瞧。

每次都要從自己那拮据的生活費裡面擠出一點錢買書, 而且這個習慣多年未變, 我去一個地方玩或者辦事, 都喜歡去當地的書店逛一逛, 買幾本書, 感覺很親近。

所以家裡的書堆滿了兩面牆。

正是因為對書的愛, 才讓我去做閱讀的推廣。

為什麼說要給孩子準備足夠的書?

因為我發現兒子自己會去我的書架上挑圖書, 然後自己去翻看, 這樣我就能大概看到他的興趣, 比如那套《忙碌的車輪子系列》和《迪士尼系列》是經常出現在床上的,他自己去給搬了下來。

因為我家有一面牆放著孩子和我的書。所以,他隨手能拿到,各種品類都可以接觸一下,這樣能夠避免閱讀“挑食”。

當有了足夠的書,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天文地理,文史經哲,小說散文,漫畫繪本,都應兼收並蓄。

如果還沒有足夠的條件給孩子足夠多的書,那就記得經常去圖書館,辦一張卡,擁有一館的書。

在這兒給小寶貝的父母們提個醒,書多不表示一次性全堆在孩子的面前,在給孩子讀的時候,還是應該循序漸進,一次給2-5本就夠了。太多了有時候讓孩子不知道怎麼選擇,容易分心。

尊重孩子天性和選擇,怎麼看?看什麼?看快看慢你別管!

我發現很多的父母,看到我說要孩子在該獨立閱讀的時候開始獨立閱讀,不要總是父母讀。

有些爸媽就誤會了,馬上要求孩子自己去讀,孩子哭著鬧著要媽媽給朗讀,媽媽就是不幹,說你要獨立閱讀。

其實每一個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水準不一樣,我們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比如一個三歲的孩子,讀繪本主要靠聽父母講,加上自己讀圖來理解。

如果我們鼓勵孩子去自己翻翻,不要怕,孩子是願意去翻書看圖的。

但很多父母喜歡問“你看到了什麼?你看懂了嗎?“

孩子就會覺得有壓力,拒絕去翻看了。

就拿獨立閱讀來說,完全可以有一個過渡的時間,當孩子能夠朗讀了,那就可以將單純的父母讀改成親子共同朗讀,然後鼓勵孩子也朗讀一遍。

引導孩子讀一些他力所能及的比較有興趣的圖書,獨立閱讀也許在某一天就真正的開始了,而在此之前,你應該幫他一起,提升閱讀能力。

還有選書的問題,有些媽媽說孩子選的書,自己覺得不好,自己選的書,孩子不喜歡。那怎麼辦?

讓孩子廣泛地去涉獵,說不定你會找到孩子喜歡的點,喜歡的書。

父母不要帶著主觀性給孩子下定義,上緊箍咒。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那就一起多交流,一起去圖書館看看。説明孩子增加對書的認識,因為我們的認知是有局限的,在沒有認識到一個東西之前,基本是眼前抹黑的。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誰知道那裡有新大陸呢?

3、儘早讓大孩子接觸經典讀物

前幾天談到了淺閱讀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覺得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給讀深奧的圖書,但是對於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來說,可以開始給他讀一些經典的文作品了。

儘量給孩子讀沒有刪減的原汁原味的書。不要低估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而這些經典的圖書會讓孩子的閱讀能力不斷地昇華,進入新的層次。

閱讀,沒有捷徑可走,就靠一本一本書去讀。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你無法讓孩子讀幾本書就擁有強大的閱讀能力。

所以這條路需要堅持和用心!

孩子很難馬上就愛上閱讀,特別是0-3歲的時候沒有接觸圖書的孩子,3-6歲的時候接受起來比之前要難,而0-6歲都沒有接觸繪本閱讀的孩子,上小學再去培養閱讀習慣,那更難一些了。

所以閱讀要越早開始越好,孩子的抵觸心理越輕,越容易接受。

4、當孩子表現的沒那麼喜歡閱讀時,父母也不要將“不愛閱讀”的標籤貼到自己孩子身上。

自怨自艾永遠是弱者的哀歎,真正不放棄的人總是會找方法。

請耐心地去尋找方法,積極地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找到樂趣和方法。

閱讀不會讓你富有,也不會讓你多牛,但是我們可以從那裡得到很多東西,比如精神上的富足,心靈不再孤單,平靜地思考……

看呐!有的東西正在沉澱著,歷久彌新,受益終生。

請擁抱閱讀吧,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你。

比如那套《忙碌的車輪子系列》和《迪士尼系列》是經常出現在床上的,他自己去給搬了下來。

因為我家有一面牆放著孩子和我的書。所以,他隨手能拿到,各種品類都可以接觸一下,這樣能夠避免閱讀“挑食”。

當有了足夠的書,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天文地理,文史經哲,小說散文,漫畫繪本,都應兼收並蓄。

如果還沒有足夠的條件給孩子足夠多的書,那就記得經常去圖書館,辦一張卡,擁有一館的書。

在這兒給小寶貝的父母們提個醒,書多不表示一次性全堆在孩子的面前,在給孩子讀的時候,還是應該循序漸進,一次給2-5本就夠了。太多了有時候讓孩子不知道怎麼選擇,容易分心。

尊重孩子天性和選擇,怎麼看?看什麼?看快看慢你別管!

我發現很多的父母,看到我說要孩子在該獨立閱讀的時候開始獨立閱讀,不要總是父母讀。

有些爸媽就誤會了,馬上要求孩子自己去讀,孩子哭著鬧著要媽媽給朗讀,媽媽就是不幹,說你要獨立閱讀。

其實每一個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水準不一樣,我們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比如一個三歲的孩子,讀繪本主要靠聽父母講,加上自己讀圖來理解。

如果我們鼓勵孩子去自己翻翻,不要怕,孩子是願意去翻書看圖的。

但很多父母喜歡問“你看到了什麼?你看懂了嗎?“

孩子就會覺得有壓力,拒絕去翻看了。

就拿獨立閱讀來說,完全可以有一個過渡的時間,當孩子能夠朗讀了,那就可以將單純的父母讀改成親子共同朗讀,然後鼓勵孩子也朗讀一遍。

引導孩子讀一些他力所能及的比較有興趣的圖書,獨立閱讀也許在某一天就真正的開始了,而在此之前,你應該幫他一起,提升閱讀能力。

還有選書的問題,有些媽媽說孩子選的書,自己覺得不好,自己選的書,孩子不喜歡。那怎麼辦?

讓孩子廣泛地去涉獵,說不定你會找到孩子喜歡的點,喜歡的書。

父母不要帶著主觀性給孩子下定義,上緊箍咒。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那就一起多交流,一起去圖書館看看。説明孩子增加對書的認識,因為我們的認知是有局限的,在沒有認識到一個東西之前,基本是眼前抹黑的。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誰知道那裡有新大陸呢?

3、儘早讓大孩子接觸經典讀物

前幾天談到了淺閱讀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覺得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給讀深奧的圖書,但是對於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來說,可以開始給他讀一些經典的文作品了。

儘量給孩子讀沒有刪減的原汁原味的書。不要低估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而這些經典的圖書會讓孩子的閱讀能力不斷地昇華,進入新的層次。

閱讀,沒有捷徑可走,就靠一本一本書去讀。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你無法讓孩子讀幾本書就擁有強大的閱讀能力。

所以這條路需要堅持和用心!

孩子很難馬上就愛上閱讀,特別是0-3歲的時候沒有接觸圖書的孩子,3-6歲的時候接受起來比之前要難,而0-6歲都沒有接觸繪本閱讀的孩子,上小學再去培養閱讀習慣,那更難一些了。

所以閱讀要越早開始越好,孩子的抵觸心理越輕,越容易接受。

4、當孩子表現的沒那麼喜歡閱讀時,父母也不要將“不愛閱讀”的標籤貼到自己孩子身上。

自怨自艾永遠是弱者的哀歎,真正不放棄的人總是會找方法。

請耐心地去尋找方法,積極地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找到樂趣和方法。

閱讀不會讓你富有,也不會讓你多牛,但是我們可以從那裡得到很多東西,比如精神上的富足,心靈不再孤單,平靜地思考……

看呐!有的東西正在沉澱著,歷久彌新,受益終生。

請擁抱閱讀吧,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