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及其人格的薰陶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應把培植健全人格當作家庭教育的中心, 重視和加強對孩子進行良好道德的培養, 戒除掉家庭教育中會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 從而有效地建構兒童的健全人格。
家長注意十戒可以培養BB健全人格
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這麼這樣笨啊!”每當這類話脫口而出時, 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不要恐嚇孩子
採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也會減弱他的自我觀念。 如果父母說:“你下次再這樣, 就要你好看!”每當孩子聽了這些話,
Advertisiment
不要賄賂孩子
有些父母許諾孩子, 如果讀書成績好, 就給買什麼東西, 以此將刺激作為動力, 這不是個好辦法。 這樣的賄賂會引發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轉向外。 這樣不利於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的。
不要逼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錯誤, 媽媽氣極地說:“好, 現在你要答應我, 你再也不敢這樣了。 ”可不一會兒, 老毛病又犯了, 媽媽覺得自己受了騙, 大怒地罵道:“你答應媽媽的, 怎麼又不乖啦?”媽媽應該知道, 許諾和恐嚇是一對難兄難弟, 對孩子不會起積極的作用。 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 逼他許諾反而會使他再度犯錯而感到難過。 即使孩子不太敏感, 也會使孩子口是心非。
Advertisiment
不要過度保護和監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 削弱孩子自主能力的培養。 因為當父母過分監督孩子的行為時, 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 ”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 絕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 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
過分嘮叨不休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為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 久而久之, 孩子會產生厭惡不快的感覺。 其實, 有條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 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不要強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從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丟開他正做著的事, 聽你的話做別的事, 他的反應會很不樂意。 父母應事先提醒孩子,
Advertisiment
不要過分縱容孩子
縱容孩子並不利於孩子本身。 因為孩子遲早要長大成人, 要走上社會, 有些在家裡行得通的事, 到外面就很難說了。 因此, 縱容孩子只會剝奪孩子的潛在能力的發展機會, 阻礙他成為能幹、獨立、能自我調節的人。
不要用不一致的規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憑自己的喜怒隨意設立規矩, 同樣的行為有時遭罰, 有時由他去。 這樣會使孩子感到迷惑。 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規矩來教育他。
Advertisiment
不要訂不適合孩子年齡的規矩
假如你希望一個兩歲的孩子同五歲的孩子一樣循規蹈矩, 只會使他自覺無能。 因為你期望於他的, 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為水準, 這對他的自我觀念有極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