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獨睡的習慣, 似乎已為大家所共知, 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 常常是爸爸媽媽拗不過自己的軟心腸, 受寶寶的哭鬧影響而中途放棄。 雖然培養寶寶的獨立, 是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發展目標, 但這與孩子有沒有獨睡其實並沒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或許爸爸媽媽應該思考的是, 孩子為何恐懼?為何焦慮?為何不想與爸爸媽媽分開?這就牽涉到培養寶寶獨睡習慣時的具體方法, 下面介紹的四條建議或許對你會有幫助。
1.讓寶寶聽見你帶有保證性的聲音。 要讓寶寶自己睡, 首先要在生活中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Advertisiment
2.為寶寶找個娃娃做朋友。 2-3歲的孩子, 是真正可以開始學習自己睡的階段。 但這個年齡的孩子會無端對某些事物感到害怕, 更不要說獨自面對一個大房間了。 這時候, 爸爸媽媽可以為寶寶找些娃娃做朋友, 跟他說這些朋友會愛護他、保護他的;同時給寶寶留一盞小燈, 開著房門;當孩子做惡夢驚醒時, 不要輕易將他帶到大人的房間, 而應該陪寶寶留在自己的房間裡平靜下來,
Advertisiment
3.晚安儀式。 孩子鬧起情緒來, 想讓他很平和、很安靜地去睡覺簡直不可能。 該怎麼讓寶寶睡前不弄得象打仗呢?首先, 要將睡眠時間確定一個常規時間;之後, 可以想些安詳、平靜的就寢儀式來幫助寶寶入睡。 例如:講故事, 聽輕音樂, 跟寶寶說晚安, 跟娃娃說晚安, 跟爸爸媽媽說晚安。 這樣的儀式能讓寶寶有更多安全感, 覺得他做的事是固定而可預期。 輕鬆舒緩的氛圍, 容易引起寶寶想睡覺的心情。
4.爸爸媽媽需要克服自己的擔心。 或許你早已為寶寶準備好了屬於他的小床, 只是還下不了決心讓寶寶自己睡, 總是自己替寶寶擔著許多心。 那麼剩下的問題是:爸爸和媽媽之間該討論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