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獨立性不好的表現
1、在家中, 不承擔或很少承擔家務;
2、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起居被照顧得很細;
3、孩子的要求, 一般都能夠得到儘量的滿足;
4、與夥伴發生爭執時, 總是立即找老師或父母解決;
5、別人說什麼, 他一般很少提出反對意見;
6、出門在外, 會表現出不習慣、不適應的特性;
7、很少與別的小夥伴參加戶外活動;
8、房間、衣物、文具一般都由父母收拾;
9、當父母不在身邊時, 常感到擔心和憂鬱;
10、到新的場合或人多的地方不久就要求離開或自己跑掉;
11、沒原因或因為小事就不願意上幼稚園;
讓孩子學會生存
Advertisiment
從小就培養寶寶獨立性,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當然是力所能及的事情。 舉個例子來說, 有個小朋友叫做笑笑。 笑笑剛上幼稚園小班, 她不但能自己吃飯、穿衣, 還能幫老師擦桌子, 搬凳子呢。 笑笑2歲起, 媽媽就不厭其煩地教她使用勺子和筷子, 讓她學習自己吃飯。 媽媽還鼓勵笑笑自己穿衣服、疊被子。 有時笑笑完成得不好, 但媽媽總是耐心地鼓勵她。 現在, 笑笑穿衣、吃飯、疊被褥都是自己來, 有時候她還學著洗自己的小襪子。
笑笑媽媽從小就培養培養寶寶獨立性, 笑笑現在走到哪裡都能夠自己照顧自己。 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 融入新的集體。 笑笑媽媽作為過來人, 通過自己的經驗, 對年輕媽媽們有些小建議。
Advertisiment
培養寶寶獨立性建議一:支持孩子自己來
從兩三歲開始, 孩子常常會說:“我自己來”、“我自己吃”、“我自己走”, 這表明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 有了按照自己意願行事的要求。
這時, 媽媽就要滿足孩子的獨立願望, 支持孩子“自己來”。 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 媽媽儘量支持他自己做, 哪怕孩子一開始會做不好。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媽媽要不斷擴大孩子“自己來”的範圍, 讓孩子從自己照顧自己, 慢慢向幫助做家務等事情擴展。
培養寶寶獨立性建議二:強化孩子的獨立自豪感
在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後, 媽媽不妨多誇獎孩子, 讓孩子體驗到獨立的喜悅。 比如:“寶寶今天能夠自己穿衣服了, 真棒!”“寶寶今天能夠自己疊被子了,
Advertisiment
培養寶寶獨立性建議三:向孩子示範自我照顧的方法
訓練孩子自我照顧時, 媽媽應該堅持由簡單到複雜的原則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 穿脫衣服, 應該先教孩子自己脫褲子、脫鞋子, 然後再教孩子穿的方法。 如果孩子暫時不會, 媽媽不要呵護或責駡孩子, 更不要為了省事而代勞, 可以慢慢練習, 而且要堅持天天學、天天練, 直至孩子完全掌握。
這樣我們雖然在鍛煉孩子的時候會費些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