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常常發現, 孩子勞動, 年齡越小越積極。 進入大班, 有些孩子對待勞動就會中途偷懶, 需要催上幾次才把事情做好。 糾其原因, 是老師們往往把孩子當成了從事勞動的物件, 而不是讓孩子在參與勞動的過程中獲得對自身價值的認識, 簡單的叫孩子去做這個, 做那個, 而對做前和做後的引導卻拋擲腦後, 沒有重視孩子勞動的情感體驗和過程的教育, 久而久之, 導致了幼兒勞動熱情的淡漠了, 慢慢地把勞動當成了一種負擔, 甚至有一種排斥心理。
勞動對培養和發展孩子健康人生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Advertisiment
一、堅持順應幼兒勞動的願望
孩子總是興致勃勃地跟隨大人或老師身邊做這做那, 這是幼兒最初的勞動行為表現, 具有無意識性和遊戲化性。 然而, 這正是養成幼兒習慣, 培養幼兒勞動能力的最佳時機。 作為老師, 一定要學會保護和尊重孩子這萌芽狀態的勞動本能, 不能因為孩子勞動時不合規範的勞動方式或造成的“敗事”結果, 而呵斥、否定孩子的勞動, 因為這無疑會使孩子最初的積極勞動態度因此而遭到扼殺, 而逐漸變得對做事漠不關心, 冷眼旁觀。 我們要學會“在乎”孩子的每一個勞動,
Advertisiment
二、充分讓孩子感受參與勞動的樂趣
幼兒是抱著遊戲的態度去參與勞動, 中間轉移注意的目標也就不奇怪。 想要維持孩子對勞動的興趣, 建立幼兒最初的勞動責任心, 老師就應該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勞動的樂趣, 有效的方法是:
1、把幼兒的勞動當成遊戲來做;
2、給幼兒的勞動建立一定的目標;
3、體驗勞動的意義。 前者可以讓枯燥的勞動變的富有趣味性, 使勞動不是孩子的負擔, 而成為他們樂此不疲的活動。 具體方法是設置與活動有關的遊戲情景讓孩子參與勞動,
Advertisiment
三、努力提升幼兒勞動的概念
前面說到孩子總是喜歡不停地在忙忙碌碌, 跟隨著大人進行著自己力所能及的多種勞動, 事實上, 此時在他們的意識中還沒有勞動的概念, 需要成人不斷在把勞動的概念加以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