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寶出生起, 媽咪就可以跟寶寶一起建立親子閱讀的習慣。 1歲以前, 寶寶並不在意閱讀的內容, 只要是聽到媽咪的聲音就會很認真。 2歲的時候, 閱讀的內容重點在於圖片, 讓寶寶學會傾聽和描述。 3歲開始, 親子閱讀進入正規, 每天都要堅持共同閱讀和討論。
1.傾聽、感受家長的閱讀
孩子最初的閱讀主要是依賴父母的朗讀, 他們是在用自己的耳朵“閱讀”, 傾聽、講述是孩子的主要閱讀方式。 家長每天應當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為孩子朗讀, 不僅增進親子關係, 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説明孩子觀察、理解故事內容
Advertisiment
家長在與孩子一起看書時, 不僅要求孩子認真閱讀, 還應要求孩子認真去理解, 通過每説明孩子理解故事內容, 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也可提出一些觀察性的問題, 如烏鴉喝水的問題。
3.啟發思考, 假設想像
閱讀不是為了讀書, 而是為了發展孩子的思維。 在引導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家長要創設各種情景, 啟發孩子思考, 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 比如, 可以讓孩子續編故事的結尾, 來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理解力, 如猴子撈月亮的故事。
4.加強閱讀後的交流
家長在在陪孩子閱讀完畢後, 應當和孩子進行有目的的交談, 以此瞭解孩子的理解程度和思想動態。 比如和孩子一起閱讀唐李嶠的《風》(解落三秋葉, 吹開二月花。
Advertisiment
閱讀一本好書, 不但可以增長孩子的知識, 更能淨化孩子的心靈, 作為一名家長, 我們要積極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讓孩子在讀中學、讀中長, 從而汲取書中的營養。
作為長輩, 你應該如何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講究科學和愜意閱讀環境——適宜場所、充裕時間、合理方法都能影響甚至改變孩子的閱讀習慣。
場所求合適
英國當代著名青少年文學大師艾登·錢伯斯說:“閱讀總是需要場所的。 ”而說起對於閱讀場所的要求便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Advertisiment
兒童閱讀的場所, 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往往, 家長在選擇閱讀孩子的閱讀地點時總是不拘一格, 有床、沙發、地毯、書桌等。 儘管地點各不相同, 但都能為孩子創設一個自由的、不受干擾的空間。
在這個空間裡, 擺放著豐富的、孩子喜歡的讀物, 可以讓兒童重溫享受閱讀中的自在和快樂。 值得一提的是, 調查顯示, 91.5%的孩子擁有存放自己書籍的小書櫃, 90%的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有專門的閱讀場所。 可見一方書櫃也是營造一個良好閱讀場所的不錯選擇。 好的閱讀場所能夠讓兒童對閱讀的興趣更持久、閱讀時變得更專注。
時間需保證
小王子說,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時常有家長會問,
Advertisiment
家長需要有一定的耐心, 用各種方法讓孩子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然後再慢慢地拉長閱讀的時間。 另外, 不同的孩子花在閱讀上的時間長短是不同的。 7歲左右的孩子可以一次大約15分鐘, 一天安排兩次;而9歲左右的孩子一次可以保持30分鐘。
方法要注重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父母需要注重對孩子的閱讀指導。 首先, 除了兒童讀物的數量, 還要關注孩子讀的書的品質,
Advertisiment
調查顯示, 45%的孩子在閱讀中存在字詞理解的障礙, 23%的孩子會被句子難住, 其餘的閱讀障礙還包括不理解的情節、混淆複雜的人物關係等等。 對此, 家長各得其法。 有的和孩子一起討論故事或圖畫內容;有的引導孩子提出問題, 啟發孩子思考;有的指導孩子複述、推測或假設故事的結果等。
家長還可以採取和孩子一起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創編、講述自己的故事、説明孩子把故事內容記錄下來、製作自己的故事書等多種方式, 説明孩子克服障礙, 體驗閱讀的樂趣, 引導孩子成為主動的閱讀者, 增加他們的閱讀樂趣,提高閱讀的能力。
增加他們的閱讀樂趣,提高閱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