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塑膠對兒童有危害 8條使用應對建議

網上盛傳“國產洗澡鴨塑化劑超標380倍”的新聞, 讓很多家長陷入“問題玩具”的煩惱中, 洗澡鴨、塑膠船等都是寶寶在洗澡時常玩的玩具, 在嘴裡啃幾口也是常有的事, 而如今爆出塑化劑超標必然對孩子身體造成危害。 面對這些“問題玩具”, 家長又該有怎樣的應對措施?

Advertisiment

玩具進熱水“燙出”塑化劑

塑化劑又稱增塑劑, 在塑膠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 可以使它的柔韌性變強。 歐美研究機構發現, 塑化劑可能干擾破壞兒童原有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及功能, 使男性雌性化或令女童增加性☆禁☆早☆禁☆熟風險。 塑化劑遇上熱水等會加速分子運動, 迅速揮發出來。 若兒童洗澡時將這類玩具放進口中, 更會直接攝入塑化劑。

Advertisiment

玩具標注的成分讓人看不懂

昨天下午3時, 這裡的玩具大都以塑膠為原料, 在原材料一欄都標注著“安全塑膠”、“塑膠”、“ABS.POM”等, 價格從15元到500元不等。

ABSPOM是什麼?這些都是常見的塑膠種類, 如果如標注所說真的使用了這類原材料, 那麼這種玩具沒有太大問題。 但如果打著“安全塑膠”的名號, 添加別的化學物質則要小心。

Advertisiment

玩具的問題肉眼看不出來

有沒有快捷手段可以檢測玩具中有沒有添加別的化學物質?黃兆閣表示, 目前這樣的檢測需動用大量專業器材, 消耗大、成本高, 也會對環境存在一定污染, 對普通家庭來說代價大, 不可能實現, “就是我這樣搞了十幾年化學研究的人, 也不一定能用肉眼辨別出這個玩具的成分有沒有問題。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