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增加產後抑鬱症危險的因素有哪些

產後抑鬱症的困擾, 成了眾多媽媽的大煩惱。 什麼是產後抑鬱症?導致抑鬱症發生的原因是什麼?什麼因素會增加產後抑鬱症的危險?抑鬱症該如何自我調節了?

後抑鬱症的原因
什麼是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也叫產後憂鬱症, 是婦女在生產孩子之後由於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鬱症, 症狀有緊張、疑慮、內疚、恐懼等, 極少數嚴重的會有絕望、離家出走、傷害孩子或自殺的想法和行動。
產後抑鬱症不同於產後憂鬱。 產後憂鬱從生產兩三天后開始, 媽媽們覺得很難過、想哭, 她們擔心寶寶, 也擔心自己,
Advertisiment
非常緊張、疲憊。 產後荷爾蒙水準的巨大變動可能是產生這些症狀的原因。 產後憂鬱在短時間內就會消失。
當其他媽媽度過了淚眼汪汪的階段, 再一次充分享受當媽媽的樂趣時, 患上產後抑鬱症的媽媽卻變得越來越焦慮、痛苦。 也可能她在生產前就開始抑鬱了, 生完寶寶後還是一直抑鬱。 還有一些媽媽, 她們在生產後幾周、甚至幾個月以後開始出現產後抑鬱症。 她們開始是真的喜歡照料寶寶, 可是後來卻逐漸變得越來越抑鬱直到出現嚴重症狀。
導致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1、體內荷爾蒙的變化。
2、 生產過程引起過度的害怕和驚慌。
3、 產後傷口太疼以及全身虛弱乏力。
4、 照顧新生兒的壓力及夜間睡眠不足。
Advertisiment

5、 角色和生活習慣的轉變。
產後可能會增加患抑鬱的危險的因素是什麼?
1、本人或家庭有經前期綜合症和經期經歷經前期煩躁不安的紊亂歷史。
2、 懷孕時的年齡――年齡越小, 危險性越高。
3、 新父母單獨生活。
4、 有限的社會支持和專業心理諮詢。
5、 孩子越多, 以後懷孕患抑鬱的可能性越大。
6、 婚姻衝突。
7、 對懷孕的不確定性――孩子的到來是個意外。
8、 在懷孕期有抑鬱史――50%的抑鬱孕婦將會患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有什麼自測方法?
以下是產後抑鬱症最常見的幾個症狀。 不過, 但就算媽媽不時出現其中的幾種症狀, 很可能也沒有患上產後抑鬱症。 畢竟, 做媽媽會讓你的身體和情緒都像坐上了過山車一樣, 可以預見這中間一定會有起起落落。
Advertisiment
但是, 如果你有不少以下症狀, 並且持續時間超過2周, 就應該去看醫生了。

測試產後抑鬱的方法
新媽媽產後情緒自測
1、白天情緒低落, 夜晚情緒高漲, 呈現晝夜顛倒的現象。
2、幾乎對所有事物失去興趣, 感覺到生活無趣無味, 活著等於受罪。
3、食欲大增或大減, 媽咪體重增減變化較大。
4、睡眠不佳或嚴重失眠, 因此白天昏昏欲睡。
5、精神焦慮不安或呆滯, 常為一點小事而惱怒, 或者幾天不言不語、不吃不喝。
6、身體異常疲勞或虛弱狀態。
7、思想不能集中, 語言表達紊亂, 缺乏邏輯性和綜合判斷能力。
8、有明顯的自卑感, 常常不由自主地過度自責, 對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9、有反復自殺的意念或企圖。
測試結果:
第一種情況:
如果這9道題的答案, 你有5條答“是”的話,
Advertisiment
且這種狀態持續了2周的時間, 那麼就要懷疑自己是產後抑鬱了(產後抑鬱症也叫產後憂鬱症, 是婦女在生產孩子之後由於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鬱症, 症狀有緊張、疑慮、內疚、恐懼等, 極少數嚴重的會有絕望、離家出走、傷害孩子或自殺的想法和行動。 研究顯示, 50-75%的女性都將隨著孩子的出生經歷一段"Baby blues”, 多數女性徵兆不明顯或稍轉瞬及逝, 性格上出現一段不穩定情緒, 比如莫明的哭泣或心緒欠佳。 10-15%的新媽媽在這種情況變得很強烈, 其歸因是一種疾病)。
第二種情況:
如果這9道題的答案只有1條答“是”, 但每天都出現, 那麼也應該警惕自己遭遇了產後抑鬱。
第三種情況:
如果不滿足以上兩種情況, 但又感到有些情緒低落的話,
Advertisiment
就很可能是產後憂鬱(從生理上解釋, 母體在懷孕期間會分泌出許多保應胎兒成長的荷爾蒙, 但在產後七十二小時之內逐漸消失, 改為分泌供應母乳的他種荷爾蒙。 在這段很短的期間內, 母體內的荷爾蒙因此發生劇烈變化, 而導致精神上種種不安, 如頭疼、輕微憂鬱、無法入睡、容易掉發、手足無措等症狀, 這就是所謂的“產後憂鬱症”。
抑鬱症如何自我調節?
1、一懷孕即開始進入母親角色
通過閱讀書刊、講座、觀摩等途徑, 學習育兒知識和技能, 如餵奶、洗澡、換尿布、抱嬰兒等。 同時, 還要對兒童正常的生長發育規律、常見病痛防治及安全防範有一些瞭解, 並對意外有心理準備。
2、對產後情緒變化多一些瞭解
在孕期與丈夫一起向醫生諮詢, 閱讀有關書刊或去孕婦學校學習,對產後抑鬱症多一些瞭解,做好心理準備,積極應對產後容易出現的不穩定情緒。

產後抑鬱證的自我調節方法
3、孕期堅持運動以提高體質
常坐辦公室的孕媽咪,最好每天參加一些適宜的有氧運動,鍛煉心肺功能,為分娩、產後照料小寶貝及身體在產後儘早康復進行體能儲備,以便適應繁忙的母親角色。
4、產後不要過多人打擾
產後要充分睡眠和休息,過度困乏直接影響新媽咪的情緒。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打擾,特別是親朋好友的探視。同時,新媽咪的精神狀態很不穩定,要避免各種精神刺激,尤其是敏感問題,如嬰兒性別、體形恢復及經濟負擔加重等。
5、盡情投入享受運動有助振奮精神
產後多做運動,特別是在心情不好時。最好選擇自己能夠盡情投入的享受運動,這樣有助於釋放不良情緒,讓自己的精神振奮起來。
6、幫助新媽咪認同母親角色
新媽咪要運用母親角色,關心、愛護、觸摸小寶貝,經常與他們情感交流,積極採取母乳餵養,這樣可發揮母親間的交流和鼓勵,消除自認為無能的心態。
7、最好在娘家坐月子
在娘家坐月子,熟悉的環境、至愛的親人、全無二致的生活習慣,可幫助新媽咪化解照料小寶貝的無措感,並能理解她們的身體痛苦和內心煩惱,經常過問她們的痛癢。
8、丈夫要幫助照料嬰兒並做家務
丈夫儘量避免出門,積極主動給小寶貝洗澡、換尿布,並承擔其他家務。小寶貝夜裡經常會哭鬧,丈夫應該與母子同住一起,幫助照料,避免新媽咪產生委屈情緒。
9、丈夫要多體諒新媽咪情緒變化
當妻子出現情緒沮喪時,丈夫多給予同情、支持、愛護和諒解,避免爭吵。同時積極分擔家務,多幫助照顧嬰兒。在飲食及哺乳方面,多多徵求妻子的意見。
10、不要把自己完全閉鎖在家裡
如果身體沒有不舒服,天氣較好時可帶小寶貝外出散步,吸吸新鮮空氣,讓心情開朗起來。最好能與好友們在一起,安全度過心理危機。
11、及時釋放不良情緒
情緒沮喪時,可借助一些方式排遣,如和丈夫一起出去吃晚餐或看電影,和好朋友一起吃飯、聊天;不要勉強自己做不願做的事;心情不好時,強迫自己想一些高興的事情;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降低期望值;把自己的擔心說出來,讓別人幫助化解;與其他新媽咪在一起,聊聊帶孩子的感受;裝扮一下自己,讓自己美麗一些;去做形體鍛煉,及早復原曼妙身材;經常放鬆自己,如睡上一小會兒或讀書、洗澡、聽音樂、看影碟或精美雜誌。
12、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員幫助
沮喪情緒持續存在或加重時,儘快尋求專業人士幫助,進行藥物和心理方面的治療和疏導,控制抑鬱情緒發展。只要接受適當幫助,便會重拾育嬰樂趣,抑鬱不過是一場惡夢而已。
(兼職編輯:羅小螺) 延伸閱讀: 怎樣做可化解產後抑鬱情緒 家人配合治療產後抑鬱症要怎麼做 緩解產後抑鬱 專家來教新媽媽如何遠離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 溺死2月大親生兒子 上一頁123下一頁

分享到:

閱讀有關書刊或去孕婦學校學習,對產後抑鬱症多一些瞭解,做好心理準備,積極應對產後容易出現的不穩定情緒。

產後抑鬱證的自我調節方法
3、孕期堅持運動以提高體質
常坐辦公室的孕媽咪,最好每天參加一些適宜的有氧運動,鍛煉心肺功能,為分娩、產後照料小寶貝及身體在產後儘早康復進行體能儲備,以便適應繁忙的母親角色。
4、產後不要過多人打擾
產後要充分睡眠和休息,過度困乏直接影響新媽咪的情緒。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打擾,特別是親朋好友的探視。同時,新媽咪的精神狀態很不穩定,要避免各種精神刺激,尤其是敏感問題,如嬰兒性別、體形恢復及經濟負擔加重等。
5、盡情投入享受運動有助振奮精神
產後多做運動,特別是在心情不好時。最好選擇自己能夠盡情投入的享受運動,這樣有助於釋放不良情緒,讓自己的精神振奮起來。
6、幫助新媽咪認同母親角色
新媽咪要運用母親角色,關心、愛護、觸摸小寶貝,經常與他們情感交流,積極採取母乳餵養,這樣可發揮母親間的交流和鼓勵,消除自認為無能的心態。
7、最好在娘家坐月子
在娘家坐月子,熟悉的環境、至愛的親人、全無二致的生活習慣,可幫助新媽咪化解照料小寶貝的無措感,並能理解她們的身體痛苦和內心煩惱,經常過問她們的痛癢。
8、丈夫要幫助照料嬰兒並做家務
丈夫儘量避免出門,積極主動給小寶貝洗澡、換尿布,並承擔其他家務。小寶貝夜裡經常會哭鬧,丈夫應該與母子同住一起,幫助照料,避免新媽咪產生委屈情緒。
9、丈夫要多體諒新媽咪情緒變化
當妻子出現情緒沮喪時,丈夫多給予同情、支持、愛護和諒解,避免爭吵。同時積極分擔家務,多幫助照顧嬰兒。在飲食及哺乳方面,多多徵求妻子的意見。
10、不要把自己完全閉鎖在家裡
如果身體沒有不舒服,天氣較好時可帶小寶貝外出散步,吸吸新鮮空氣,讓心情開朗起來。最好能與好友們在一起,安全度過心理危機。
11、及時釋放不良情緒
情緒沮喪時,可借助一些方式排遣,如和丈夫一起出去吃晚餐或看電影,和好朋友一起吃飯、聊天;不要勉強自己做不願做的事;心情不好時,強迫自己想一些高興的事情;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降低期望值;把自己的擔心說出來,讓別人幫助化解;與其他新媽咪在一起,聊聊帶孩子的感受;裝扮一下自己,讓自己美麗一些;去做形體鍛煉,及早復原曼妙身材;經常放鬆自己,如睡上一小會兒或讀書、洗澡、聽音樂、看影碟或精美雜誌。
12、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員幫助
沮喪情緒持續存在或加重時,儘快尋求專業人士幫助,進行藥物和心理方面的治療和疏導,控制抑鬱情緒發展。只要接受適當幫助,便會重拾育嬰樂趣,抑鬱不過是一場惡夢而已。
(兼職編輯:羅小螺) 延伸閱讀: 怎樣做可化解產後抑鬱情緒 家人配合治療產後抑鬱症要怎麼做 緩解產後抑鬱 專家來教新媽媽如何遠離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 溺死2月大親生兒子 上一頁123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