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增強小兒免疫的五要素

增強小兒免疫的五要素

入秋後, 天氣轉冷, 小兒感冒發熱逐漸增多, 怎樣提高小兒的抵抗力成為家長所關心的話題。

免疫力分主動和被動

主動免疫 當小兒患病後, 人體內便會產生對抗此種病原體的特殊抗體, 當此種病原體再來侵犯時, 抗體就會聯合白細胞將病原體殺滅。 此外, 通過打預防針也可使機體產生主動免疫力。

被動免疫 新生寶寶接受了母體的抗體而產生免疫力, 大約只能維持半年。 另外, 注射免疫球蛋白也可以獲得短暫的免疫力。

小兒免疫力成長的四個階段

-半歲前 新生寶寶可以從母體中獲得免疫力,

Advertisiment
較少患感染性疾病。

-半歲至1歲半 嬰兒從母體接受的抗體會逐漸消失, 雖然自己產生抗體的能力已初步形成, 但遠未達到成人的水準, 此階段感染疾病增多。

-1歲半至3歲 寶寶體內的抗體水準已達到成人的70%左右, 白細胞漸趨成熟, 但是因為入託等生活接觸面逐漸擴大, 感染的機會愈來愈多。

-4至6歲 體內抗體已基本達到成人水準, 免疫力提高, 患病的次數逐漸減少。

五大要素增強小兒免疫力

-睡眠好 已知在晚間10時至晨2時是小兒生長激素分泌高峰, 如睡眠好, 生長速度會明顯增加, 同時免疫力也會得到相應提高。 在嬰兒時期, 母親可以把寶寶抱在懷裡, 使他聽到媽媽的心跳聲, 不久就會入睡。 也可在入睡前放一些輕音樂。

Advertisiment
室內光線不要太亮, 室溫及濕度要適合, 一般在20-25℃。 之間較好。

-吃得好 營養要平衡, 不要一味攝取高蛋白、高營養食品。 少吃煎烤食品、碳酸飲料、速食、冷飲、鹽等。 多吃些菠菜、胡蘿蔔、油菜、捲心菜、番茄、蘋果、獼猴桃、香蕉、豆製品、牛奶、魚蝦等。

-多運動 媽媽對嬰兒可進行全身撫摸, 從上臂慢慢向下撫摸, 從臀部向上至頸部輕柔按摩。 媽媽幫幼兒做做徒手體操。 到了4-5歲起, 可開始學習游泳, 這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心肺功能, 而且可以使肌肉得到鍛煉。

-補中藥 一些中藥可以提高小兒的免疫力。 中藥也需辨證選用:小兒易口幹、手足心熱、便秘, 屬陰虛, 可用天冬、玄參、桑葉、生地、蘆根;平時易疲勞、食欲不振、腹瀉, 屬脾虛, 可用黨參、山藥、白術、太子參、扁豆;常見頭昏、心悸、面色蒼白、睡眠不安,

Advertisiment
用黨參、當歸、黃芪、酸棗仁;平時手足冷、面色蒼白、生長發育落後, 用人參、桂枝、補骨脂。

-用食療 取茯苓30克, 山藥60克, 芡實60克, 苡仁30克, 小排骨120克, 鹽、味精少許。 將茯苓、山藥、芡實、苡仁加水煎煮半小時, 再加入小排骨煮酥後, 加鹽及味精, 食用, 可用于脾虛小兒;取桂枝5克, 生薑3片, 甘草3克, 紅棗10只, 粳米50克。 先將桂枝、生薑、甘草、紅棗洗淨, 加水煎汁去渣, 加入粳米煮粥食用, 適用于陽虛體弱小兒;取百合30克, 枸杞子20克, 花生30克, 糯米50克。 先將百合、枸杞子、花生煮半熟, 加入糯米及水煮成粥服用, 適用陰虛小兒;取黃精12克, 黃芪10克, 紅棗15克。 將以上三味加水小火煮30分鐘, 喝湯吃棗, 適用于血虛小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