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壓力OR自由 該如何給寶寶做選擇

猴子是階層性的動物, 猴王能夠隨便對小猴子做什麼事情, 讓小猴子的生活不太平, 動輒得咎。 實驗者把剛出生的小猴子與猴王在一起飼養, 跟控制組比起來, 小猴子神經方面的發育明顯不是很好。 後來用老鼠來做實驗, 和小猴子的區別是, 一天六小時, 給它們套上網袋, 讓小老鼠動不了, 只把頭露在外面, 其他方面未做限制, 神經的突觸及樹狀突都比正常的老鼠要低等。

這些研究發現:強大的壓力對於青少年的大腦結構有著不利的影響, 孩子學習能力也會降低, 同時青少年時期心靈上的感受會影響神經元的發育。

Advertisiment

許多的爸爸媽媽都打著為孩子好的旗幟, 費盡心思去教育孩子, 可是教育的方式不正確, 更像是在威脅孩子“不聽我的話, 我會打你”, 開口閉口都是“不准……”, 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孩子承受不了的感覺就是壓力, 爸爸媽媽不能把自己不喜歡做的事讓孩子去做, 增加他的壓力;也不要把怒氣放到孩子身上, 把孩子當出氣筒。 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 我們要好好保護她

在火車上, 一個媽媽一直在罵小孩, 似乎是因為比賽沒有拿到第一名。 媽媽對孩子說“連這個也不會, 太蠢了”“你不會有什麼出息的”“你怎麼不能像鄰居孩子那樣”。 當賣便當的走過來時, 孩子輕輕地問:“媽媽我想吃東西”媽媽嚴厲地說:“考那麼爛還想吃東西?”孩子立馬不說話了,

Advertisiment
我看了很不忍心。

在實驗中, 語言暴力對於大腦神經的連接有著很大的影響, 對大腦發育很不好。 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MartinTeicher比較了51名受虐兒和97名正常兒童的大腦, 注意到, 語言暴力的受虐兒, 其小腦蚓部的發育是非常好的。 小腦蚓部的主要功能就是控制情緒, 它受環境的影響會更大, 它的異常對於情緒的影響很大。

小時候遭受到冷漠, 或被語言暴力嘲笑、辱駡的孩子, 以後的情緒會很不好、有暴力傾向、自尊心也會很低, 同時缺乏同情心, 性格也比較冷漠。 與人相處的時候也會有很多的麻煩, 同時被排斥的挫折感會增加他的難受, 可能會形成反社會人格。

後天的經驗會與大腦交互作用,

Advertisiment
對於神經回路會產生影響, 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 如果心情不好的話, 那麼看什麼都是灰色的、痛苦的, 所以, 爸爸媽媽要採用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不能對孩子冷嘲熱諷。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其實更加嚴重。 心理學家用“烙印”來形容這種現象, 爸爸媽媽對於孩子的謾駡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孩子小的時候, 最好不要採用激將法。 爸爸媽媽逼著孩子學習其實反而對孩子有不利的影響。

科學的證據說明, 惡性打罵對孩子有很大的傷害。 爸爸媽媽可以試著想一下, 一個心智不健全的孩子, 成績再好有什麼用呢?

在你否定他、罵他之前, 最好考慮清楚, 他真的有這麼糟嗎?如果孩子表現地好的話, 請表揚他。

Advertisiment

虐待不僅僅包括打罵孩子, 還有忽略、不理睬、排斥、不照顧、限制行動自由等損害行為。 因此, 爸爸媽媽要進行自我反思, 看看是不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 對孩子進行了傷害。

精神健康基金會曾在臺北的青少年音樂中心舉辦“腦與情緒”的巡迴展, 發現臺灣有很多人心裡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 非常多的抑鬱症患者, 都是因為幼兒的時候受到的刺激。

最近的調查發現, 初中以上的人, 百分之二十的人有過自殺的想法。 如今非常多的孩子不快樂, 他們的很多的想法被家長壓制了。 孩子總是忙著補習, 滿足爸爸媽媽的要求, 被動地在過日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