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生活>疾病>正文

夏天中暑怎么刮痧治療

刮痧”這個“痧”字也就是“痧癥”。 這種療法起源于舊石器時代, 人們患病時, 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撫摩、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 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 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 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 這也是“刮痧”療法的雛形。

刮痧療法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適應病種非常廣泛的自然療法。 早在明代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 對于痧癥這個病的病因、病機、癥狀都有具體的描述。 他認為, 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 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 阻塞氣血, 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就阻塞絡脈, 使絡脈的氣血不通。 這些毒邪越深, 郁積的越厲害, 那么它就越劇烈, 象發急如燎原之勢, 對于這種情況, 就必須采取急救的措施, 也就是必須用刮痧放血的辦法來治療。

刮痧的基本方法

1.拿刮板法:用手掌握著刮板, 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 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

2.刮拭方向:頸、背、腹、上肢、下肢部從上向下刮拭, 胸部從內向外刮拭;

3.補刮瀉刮:一般來講, 順著經絡的走行進行刮拭, 即為補刮;逆著經絡的走行進行刮拭即為瀉刮;

4.刮痧時間:用瀉刮或平補平瀉手法進行刮痧, 每個部位一般要刮3-5分鐘;用補刮手法每個部位刮拭時間為5-10分鐘。 對于保健刮痧無嚴格的時間限制, 以自我感覺滿意、舒服為原則。

Advertisiment

刮痧板有嗎, 牛角的, 如無, 可以找個銅錢, 從脖子開始刮。 有痧的話, 刮幾下, 紫紅色的痧就出來了。 然后延著脊柱往下刮, 先中間, 后兩邊, 對稱刮。 我家一直這樣的, 冬天用酒, 夏天用風油精。 刮痧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處理 刮痧療法和針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樣的, 都是對人體的穴位進行刺激, 只不過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所以刮痧也和針灸一樣, 有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暈刮。

(1)暈刮出現的癥狀為頭暈, 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 惡心欲吐或神昏撲倒等。

(2)預防措施:空腹、過度疲勞患者忌刮;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緊張特別怕痛的患者輕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讓患者平臥;讓患者飲用1杯溫糖開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輕刮)、內關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Advertisiment

以下介紹刮痧板的使用方法

刮痧板的使用方法有哪些?我們都知道選擇一塊好的、合適的刮痧板固然是很重要, 但真正了解刮痧板的使用方法其實更加重要。 今天, 編者就帶大家一同了解一下有關刮痧板的使用方法。 從中醫上來說,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錢幣、匙勺、鈕扣等鈍緣面物體蘸油, 酒或某些外用藥物, 反復刮動、摩擦人體一定部位或某個患處, 通過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而通經活絡, 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并且消除組織炎癥反應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簡、便、驗、廉的方法。 由此可見, 刮痧是可以選擇很多種工具的, 那么運用刮痧板時該如何進行呢?也就是說刮痧板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Advertisiment

刮痧板的使用方法一:在刮痧時, 刮痧板應與人體皮膚呈60°或90°角, 刮痧板在刮拭時先涂抹介質, 再以施術部位為中心, 并盡量向外周擴大其范圍。

刮痧板的使用方法二:在使用刮痧板時, 其手法操作, 關鍵在于力度與速度的掌握和控制。 重了, 可能會造成局部皮膚破潰;輕了, 則達不到效果。 “重而不板, 輕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 在刮痧時, 要不停地詢問病人的主觀感受, 并注意觀察局部皮膚的情況。 “快而不滑, 慢而不滯”是速度的要求。 速度過快則不能滲透;速度過慢則達不到效果。

刮痧板的使用方法三:也就是在進行刮痧操作時, 應當注意的一些事項。 比如一定要先在施術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質后進行。

Advertisiment
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刮板與皮膚的摩擦, 降低對皮膚的損害, 而且更可以增強滲透力, 加大治療功效;對于某些血液疾病, 傳染性疾病、臟器嚴重受損等特殊情況的病人不應使用刮痧療法, 或在醫生嚴格指導下進行;刮痧出痧后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刮痧出痧后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 并休息15-20分鐘。

以上就是有關刮痧板的使用方法一個簡單的介紹。 相信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當然, 除了刮痧板, 即便使用其他的刮痧工具, 同樣的要掌握好其使用方法。

推薦閱讀: 產婦產后中暑急救法

夏季坐月子應謹防中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