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天,防護痱子、濕疹等惱人的皮膚問題

 夏天, 痱子、濕疹等惱人的皮膚問題常會滋擾皮膚嬌嫩的孩子。 只要家長注意防護, 並妥善處理, 完全可以使孩子免受皮膚病的困擾。
過敏
1、丘疹性蕁麻疹
天氣一熱, 孩子們都穿上了短衣短褲, 皮膚裸☆禁☆露在外面, 難免被蚊蟲叮咬, 引起皮膚的過敏反應, 即丘疹性蕁麻疹。
表現:風團樣梭形丘疹, 中間有針尖大小的水泡。 因為瘙癢劇烈, 孩子常忍不住抓撓, 因此家長可能看不到水泡, 只看到丘疹中央有結痂。
處理:對面積小的、零散幾顆丘疹性蕁麻疹, 可以塗抹薄荷油、爐甘石洗劑等止癢藥膏;若蕁麻疹的面積很大,

Advertisiment
除了外用止癢藥膏外, 還應根據醫囑口服抗過敏藥, 並短期少量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 需要提醒的是, 激素軟膏要避免長期使用。
預防:到戶外活動, 特別是到樹林裡、草地上玩, 應儘量給孩子穿長衣長褲, 不在樹叢或草地上坐。
2、接觸性皮炎
寶寶皮膚接觸到芒果、漆樹等, 容易導致接觸性皮炎。 此外, 孩子的小屁股長期捂在尿布或紙尿褲裡, 容易引起尿布疹(這也是接觸性皮炎的一種)。
表現:接觸部位出現邊界清楚的紅斑, 瘙癢劇烈, 嚴重的會出現密集小水泡。
處理:皮炎輕的可以用鹽水或冰水濕敷, 或外塗專用的嬰兒濕疹膏。 如果控制不好, 潮紅不能緩解甚至加重、發生糜爛則需及時到醫院處理。
預防:嬰幼兒應勤換尿布,
Advertisiment
每次更換時用溫清水輕輕擦拭寶寶的小屁股, 待幹後, 再塗上一層護臀霜, 有一定的阻隔、保護作用。
3、濕疹皮炎
夏天花草植物茂盛, 昆蟲及各種微生物繁殖快, 皮膚又暴露在外, 使本身是過敏體質的孩子容易發生濕疹皮炎。
表現:輕則為紅斑丘疹, 重則有糜爛滲液, 往往對稱發生, 瘙癢劇烈。
處理:可短期少量使用莫米松、氫化可的松軟膏塗抹患處。 若仍不能緩解, 應到醫院就診, 服用抗過敏藥物。
預防:找到引起過敏的因素, 避免再次接觸, 是減少和預防濕疹皮炎最好的辦法。
感染
1、膿皰瘡
是由金葡菌或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皮膚病, 多發生在氣溫高、濕度大的夏秋季節。 該病具有傳染性, 易在兒童中造成流行,
Advertisiment
幼稚園、小學常見群體發作。
表現:初為丘疹, 迅速變為有炎性紅暈的膿皰, 好發於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處理:膿皰瘡面積小且沒有全身症狀的患兒, 可以用紅黴素軟膏塗抹。 膿皰瘡面積大的患兒要隔離在家, 並口服抗生素。
預防:小朋友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到醫院確診, 治癒後再回幼稚園或回校上課。
2、痱子
夏天天氣炎熱, 小孩出汗多或排汗不好都會引起汗腺損傷, 若合併感染導致急性炎症, 就成了痱子。
表現:針頭大小的紅疹, 伴灼熱瘙癢。 白痱炎症反應較輕, 紅痱炎症反應較重, 控制不好還會出現膿痱。 痱子常見於皮膚褶皺部位, 背部多汗, 也容易長痱子。
處理:外塗爐甘石洗劑, 勤洗澡(用清水洗), 勤換衣。
預防:洗澡後擦上痱子粉有預防作用。
Advertisiment

3、癬病(常見頭癬、手足癬、體癬)
皮膚癬病屬於真菌感染, 孩子染病常與家裡養寵物有關, 有時也可能源于父母的灰指甲、腳氣(足癬)、手癬, 被傳染而致。
表現:頭癬常表現為局部感染膿皰, 有較多鱗屑, 頭髮減少脫落;手足癬多表現為角化過度, 有紅斑水泡型和浸漬(發白)型;體癬往往呈環形的紅斑, 紅斑上有細小的鱗屑。
處理:及時到醫院就診。 一般要外用抗真菌藥膏, 至皮損完全消退後再堅持數日, 必要時還要口服用藥。
預防:養寵物的家庭, 要注意寵物的清潔, 貓狗有皮膚感染的要及時治療。 家長自己有癬病也應徹底醫治。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