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嬰兒游泳 需警惕泳池6種疾病

炎熱夏季, 寶寶到游泳池裡戲水, 不僅解暑, 還帶來無邊的歡樂。 然而寶寶盡情嬉戲時, 媽媽不僅要預防抽筋溺水的情況發生, 也要當心游泳池裡面潛伏的6類疾病, 做好預防。

1、結膜炎

結膜炎又稱紅眼病, 可通過公共用具、洗漱用品、水等介質傳染。 如果游泳池消毒不徹底, 池中只要有一個人患結膜炎, 交叉感染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孩子感染結膜炎病菌後, 一般潛伏期為1~3天, 發病時多表現出雙眼紅腫、結膜充血、流淚、分泌物增多、不敢睜眼等症狀。

防範妙招:

①選好游泳館

正常情況下, 站在游泳館泳池邊能聞到淡淡的氯氣味。

Advertisiment
如果氯添加過多會產生刺鼻的味道, 過少則聞不到氯味。 建議父母為孩子選擇衛生條件好、水質清澈透明、氯氣味適中的游泳館。

②不要用手揉眼睛

如果游泳池水中氯氣含量超標, 將不可避免地對皮膚和眼睛產生刺激, 孩子游泳之後會不自覺地用手揉眼睛。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立即制止孩子, 此時可用清水沖洗眼部, 用以止癢, 也可以等孩子把手洗乾淨後, 輕輕按壓眼皮止癢。

③配戴合適的泳鏡

父母帶孩子去游泳之前, 先為孩子準備一副合適的泳鏡, 並在家裡檢查好是否有漏水現象。 游泳時戴上泳鏡, 可以減少眼睛與池水的接觸, 從而有效隔離細菌。 請注意孩子的泳鏡不要借給他人, 以免交叉感染。

Advertisiment

④點眼藥水

家中可備一瓶氯黴素眼藥水, 如果游泳後孩子眼睛感到不適, 清洗過後滴1~2滴, 滴時囑咐孩子要不斷眨眼, 這樣可以把眼裡的細菌、病菌沖出來, 減少感染結膜炎的機會。

2、中耳炎及外耳道炎

細菌經咽鼓管進入中耳會導致中耳炎。 人們在游泳時經常出現的耳朵進水、鼻子嗆水等情況, 就有可能導致中耳炎及外耳道炎。 孩子的咽鼓管發育不成熟, 較成人短粗又平直, 比成年人更容易感染中耳炎。 中耳炎發病時, 孩子多出現耳朵疼痛、瘙癢、流膿等症狀。

防範妙招:

①別帶病游泳

患有感冒、鼻塞、鼓膜穿孔的孩子, 暫時不宜游泳。 游泳前應幫孩子清理外耳道, 也可去醫院, 請醫生幫忙取出耵聹, 避免耵聹被泡漲後引起疼痛發炎。

Advertisiment

對於咽鼓管功能不佳(經常耳鳴或耳悶)的孩子, 建議游泳時多浮出水面做些吞咽動作, 以幫助中耳腔內與外界氣壓保持平衡。

②清理耳朵積水

游泳後將孩子外耳道內殘留的水用乾淨的棉簽拭幹, 以免細菌孳生導致外耳道炎。 如果殘留的水比較多, 可以讓孩子的頭歪向有積水的一側, 用手輕拉耳廓, 把耳道扯直, 水就會流出來。 也可讓有積水的一側耳朵向下, 同側的腿單腿原地跳幾下, 把水震出來。

③嗆水後正確處理

孩子嗆水後, 不能同時捏住兩側鼻孔用力擤鼻子, 這樣會使細菌或病菌進入中耳或鼻竇。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手心對準進水一側耳道, 儘量把耳朵堵嚴實, 然後把頭歪向同側, 接著迅速把手移開,

Advertisiment
水就會被吸出來。 游泳時戴好耳塞, 可以預防耳朵進水, 從而減少感染概率。

3、鼻竇炎

初學游泳的孩子很容易嗆水或吸氣時鼻內進水, 此時分泌物和眾多細菌被嗆到鼻竇內, 容易誘發鼻竇炎。 鼻竇炎的症狀跟感冒類似, 都有頭痛、鼻塞、流涕等表現, 父母要注意區別, 必要時及時帶孩子就醫。

防範妙招:

①禁止跳水、打鬧

游泳時父母要制止孩子跳水、潛水或在水中打鬧, 否則孩子很容易嗆水, 水將進入鼻腔及鼻竇, 引發感染。 對於初學游泳的孩子, 要反復強調頭部入水前要先深吸一口氣, 入水後儘量不要呼吸, 以避免鼻腔進水。

②清理鼻腔進水

如果鼻腔進水, 應按住一側鼻翼, 輕輕將水往外擤出, 或將頭偏向同側2~3分鐘, 使鼻腔裡的水流出來。

Advertisiment
過敏體質的孩子, 要遠離漂白粉的環境, 最好到海濱或是天然浴場游泳。

③溫鹽水洗鼻

游泳後, 如果孩子出現了鼻塞、流鼻涕、頭痛等症狀, 可用溫鹽水洗鼻, 方法是:用手掬起一些溫鹽水, 對準孩子的鼻子, 用小拇指堵住孩子一側鼻孔, 讓他用另一側鼻孔吸水。

吸水後頭馬上向後仰, 等水流到口中時, 吐出, 反復洗幾次, 再洗另一側鼻孔。 必要時應去醫院就診。

4、尿道炎

尿道炎也是游泳易感染的疾病之一, 一般是泳池消毒不徹底、物品混用引起的。 如果孩子感染上尿道炎, 往往尿道口會出現局部發紅、腫脹, 並伴有瘙癢和分泌物等。 若孩子出現上述症狀, 父母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防範妙招:

①孩子用品專用

孩子要有自己專用的毛巾、衣物、浴盆等, 避免租借或使用公用物品。孩子的游泳用品要定期消毒,並在陽光下暴曬。

②及時排尿清洗

孩子游完泳,應先去衛生間小便,並儘快用清水以淋浴的方式將外生☆禁☆殖☆禁☆器清洗乾淨,以減少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

③發病時不宜游泳

游泳、受涼易誘發尿路感染,如果孩子正處在尿路感染期或康復不久,建議暫時不要去游泳,以免引起復發或傳染給別人。

5、皮炎

為了降低成本,許多游泳館換水頻率低,水質較差,孩子在游泳之後很容易患上皮炎。同時,孩子的皮膚嬌嫩,如果在露天浴場還容易曬傷引起日光性皮炎。患皮炎的孩子皮膚會表現為發紅、皮疹、刺痛、瘙癢、脫皮等現象。

防範妙招:

①控制游泳時間

控制孩子每次游泳的時間,一般不應超過1.5小時。因為游泳時間過長,泳池裡的漂白粉會使皮膚發幹而誘發皮膚瘙癢等問題。每次游泳後需用流動的清水仔細沖洗全身,可以起到預防皮炎的作用。

②塗防曬霜

夏季紫外線強烈,如果去露天浴場,宜選擇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清晨或傍晚。必要時,還要為孩子塗些防曬霜,因為人處在水中,散熱較快,不能準確感受到太陽的炙熱,加上水的折射作用,皮膚更容易曬傷。

③少吃感光食物

一些感光食物如芹菜、田螺、韭菜、香菜等吃多了,皮膚經紫外線照射容易產生斑點,去露天浴場,也應禁食這些食物。

④皮炎一般無需用藥

多數情況下,游泳引起的皮疹、瘙癢會在幾天內自然痊癒,不需要用藥物治療。如果孩子皮疹嚴重或瘙癢難忍,父母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6、腹瀉

有些孩子在游泳後1~2周內出現腹瀉症狀,並被診斷為急性腸炎,父母容易誤認為這是吃了不潔食物或著涼引起的,其實是吞入了游泳池裡的髒水所致。因為有一定的潛伏期,游泳引起的腹瀉不一定會在游泳當天馬上出現。

防範妙招:

①漱口、刷牙

游泳後要讓孩子淋浴,及時漱口,最好能刷一下牙。忽視口腔衛生,病菌便會通過飲水、進食等行為進入胃腸道,誘發腹瀉等疾病。

②防止飲食不當

孩子游泳前不能吃得太飽,過分飽脹在游泳時會導致胃腸道供血不足,誘發消化不良性腹瀉;游泳後也別急著吃冰涼的食物,如霜淇淋、冰鎮飲料等。

③控制游泳次數

孩子每週游泳最好不要超過3次,如果是在室內游泳儘量選擇一天中溫度相對較高的時段,以避免胃腸型感冒而誘發腹瀉。

④游泳後多喝水

建議孩子游泳後多喝水,有利於清潔消化道,將病菌及時排出體外。如果孩子身體不舒服應暫緩游泳,防止抵抗力低下而引發腹瀉。

避免租借或使用公用物品。孩子的游泳用品要定期消毒,並在陽光下暴曬。

②及時排尿清洗

孩子游完泳,應先去衛生間小便,並儘快用清水以淋浴的方式將外生☆禁☆殖☆禁☆器清洗乾淨,以減少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

③發病時不宜游泳

游泳、受涼易誘發尿路感染,如果孩子正處在尿路感染期或康復不久,建議暫時不要去游泳,以免引起復發或傳染給別人。

5、皮炎

為了降低成本,許多游泳館換水頻率低,水質較差,孩子在游泳之後很容易患上皮炎。同時,孩子的皮膚嬌嫩,如果在露天浴場還容易曬傷引起日光性皮炎。患皮炎的孩子皮膚會表現為發紅、皮疹、刺痛、瘙癢、脫皮等現象。

防範妙招:

①控制游泳時間

控制孩子每次游泳的時間,一般不應超過1.5小時。因為游泳時間過長,泳池裡的漂白粉會使皮膚發幹而誘發皮膚瘙癢等問題。每次游泳後需用流動的清水仔細沖洗全身,可以起到預防皮炎的作用。

②塗防曬霜

夏季紫外線強烈,如果去露天浴場,宜選擇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清晨或傍晚。必要時,還要為孩子塗些防曬霜,因為人處在水中,散熱較快,不能準確感受到太陽的炙熱,加上水的折射作用,皮膚更容易曬傷。

③少吃感光食物

一些感光食物如芹菜、田螺、韭菜、香菜等吃多了,皮膚經紫外線照射容易產生斑點,去露天浴場,也應禁食這些食物。

④皮炎一般無需用藥

多數情況下,游泳引起的皮疹、瘙癢會在幾天內自然痊癒,不需要用藥物治療。如果孩子皮疹嚴重或瘙癢難忍,父母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6、腹瀉

有些孩子在游泳後1~2周內出現腹瀉症狀,並被診斷為急性腸炎,父母容易誤認為這是吃了不潔食物或著涼引起的,其實是吞入了游泳池裡的髒水所致。因為有一定的潛伏期,游泳引起的腹瀉不一定會在游泳當天馬上出現。

防範妙招:

①漱口、刷牙

游泳後要讓孩子淋浴,及時漱口,最好能刷一下牙。忽視口腔衛生,病菌便會通過飲水、進食等行為進入胃腸道,誘發腹瀉等疾病。

②防止飲食不當

孩子游泳前不能吃得太飽,過分飽脹在游泳時會導致胃腸道供血不足,誘發消化不良性腹瀉;游泳後也別急著吃冰涼的食物,如霜淇淋、冰鎮飲料等。

③控制游泳次數

孩子每週游泳最好不要超過3次,如果是在室內游泳儘量選擇一天中溫度相對較高的時段,以避免胃腸型感冒而誘發腹瀉。

④游泳後多喝水

建議孩子游泳後多喝水,有利於清潔消化道,將病菌及時排出體外。如果孩子身體不舒服應暫緩游泳,防止抵抗力低下而引發腹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