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寶寶食欲不佳之中醫妙招

一、常見原因:

1.寶寶的食欲有時可呈正常的週期性輕度增減。

2.寶寶之間的飲食量, 不具可比性。

3.不良飲食習慣和飲食安排。

4.過晚添加輔食, 寶寶咀嚼能力不足。

5.寶寶身體或情緒不佳。

6.疾病和微量元素缺乏。 寶寶可能因為身體不舒服、口腔疾病、缺鋅等導致食欲不振。

如果寶寶出現嚴重的食欲下降 並伴有以下情況時則考慮合併有疾病的可能, 應該尋找病因、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原發病。

1.嚴重的食欲下降, 伴有精神萎靡、低熱 則可能為結核菌感染;

2.嚴重的食欲下降, 伴隨腹痛、便血等 則可能為胃腸道潰瘍、寄生蟲感

Advertisiment

染等;

3.除食欲減退外 還有反應遲鈍、皮膚粗糙及發育不良等現象 則可能為

甲狀腺功能低下;

4.嚴重的食欲下降, 伴隨多汗、顱骨軟化等 則可能多為佝僂病引起;

5、足月新生兒拒食 常表示病情嚴重 應注意腦膜炎、敗血症等。

二、食欲不佳的飲食療法:

1.要養成小兒自己的進食習慣。 幾個月大時讓他抱著奶瓶吃奶, 一歲時拿杯子喝水, 一歲多就開始學習拿勺吃飯。 兩歲半以後小兒完全可以自己吃飽。

2.孩子要坐在固定的位置吃飯, 不能跑來跑去, 也不能邊吃邊玩。

3.飯前要少吃零食, 特別是飯前一小時不能吃,

4.如果小兒偏食, 不要呵斥和強迫。 家長也千萬不要在飯桌上談論自己不愛吃的菜, 這對孩子有很大影響。

5.不要暴食。

Advertisiment
好吃的東西要適量地吃, 特別對食欲好的孩子要有一定限制。

6.飯前應該避免劇烈運動。

7.寶寶要有充足的睡眠, 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 凡是睡眠好的胃口就好, 睡眠不足胃口就不好。

8.適當的戶外活動。

9.提高嬰幼兒的飲食興趣。 家長要做一些對嬰幼兒有吸引力的食物, 如將饅頭捏成動物形狀, 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給孩子一份有趣的餐具, 幫助他自己舀, 也會增加他的飲食興趣。

10.不要強迫寶寶進食

三、中醫推拿療法

1.常用穴位及操作

脾經:

位置:拇指節螺紋面。

操作:①將患兒拇指屈曲, 循拇指橈側邊緣由遠端向掌根方向直推為補, 稱補牌經。 ②拇指伸直, 由指端經羅紋面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 稱清脾經。 補牌經、清脾經, 統稱推脾經。

Advertisiment
③在拇指末節羅紋面作旋推法, 亦稱為補脾經。

次數:100~500次。

三關:

位置:前臂撓側, 陽池至曲池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撓側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 稱推三關, 或稱推上三關;屈患兒拇指, 自拇指橈側推向肘, 稱大推三關。

次數:100~300次。

板門:

位置:掌測大魚際平面。

操作:①指揉, 稱揉板門;②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橫紋, 或從板門穴推向橫紋處, 稱推板門。

次數:100~300次。

內八卦:

位置:手掌面, 以掌心為圓心, 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所作圓。

操作:用運法, 稱運內八卦。

次數:100~300次。

外勞宮:

位置:手背部、與內勞宮穴相對, 內勞宮在手掌正中心。

操作:①用指揉法, 稱揉外勞;②用指甲掐, 稱掐外勞宮。 次數:揉100~300次;掐3~5次。

四橫穴:

位置:掌側食、中、環、小指近節指間關節橫紋處。

操作:①四指拼攏從食指橫紋推向小指橫紋,

Advertisiment
稱推四橫紋;②用拇指甲分別掐食、中、環、小指近節指間橫紋, 稱掐四橫紋。

次數:推 100~300次;掐 5次。

2.治療分型

1)脾失健運型:補脾經, 揉板門, 推四橫紋, 運內八卦, 清胃經, 掐揉掌橫紋, 摩腹, 揉足三裡。

2)脾胃氣虛型:補脾經, 運內八卦, 揉足三裡, 推三關, 揉外勞宮, 掐揉四橫紋, 摩腹, 捏脊。

3)脾胃陰虛型:揉板門, 補胃經, 運內八卦, 分手陰陽, 揉二馬, 揉中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