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兒尿路感染常常“重女輕男”

小兒尿路感染的症狀有哪些?夏季高溫濕熱, 是尿路感染高發的季節, 而小兒夜不例外。 小兒尿路感染在臨床上的表現複雜多樣, 與成年人不同。 母嬰專家指出, 夏季小兒尿路感染常常“重女輕男”。

夏季小兒尿路感染常常“重女輕男”

小兒尿路感染的症狀有哪些?

對於部分泌尿系統感染的寶寶, 發熱是一個主要的臨床表現, 發生於嬰幼兒期(1-3歲)的急性尿路感染, 以全身症狀為主, 比如發熱、輕咳、反復腹瀉等。 排尿時哭鬧, 尿頻或有頑固性尿布疹都應該考慮寶寶是不是得了泌尿系感染。

另外, 如果孩子出現了不明原因的發熱,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切不可想當然認為寶寶得了感冒, 不加以重視, 隨便使用退燒藥。 因為不少尿路感染的患兒在出現發熱等症狀時, 易於被當作“上感”而使用抗生素, 導致在尿液中不一定能培養出細菌, 有時需多次做尿液常規檢查和細菌培養, 才得以明確診斷, 這就會延誤孩子的治療時間。

注意:戶外活動儘量避免給寶寶穿開襠褲

一般來說小兒尿路感染常常“重女輕男”, 這主要是因為女孩的尿道較寬、短, 尿道口離肛門較近, 因此更容易感染。

夏季來臨, 對於常在戶外玩耍的寶寶, 儘量給他們穿開襠褲。

一方面, 小兒穿開襠褲, 確實有時候會增加一些外傷的風險;另一方面, 室外相對環境比較複雜, 容易帶來各種細菌,

Advertisiment
因此建議當小兒在戶外玩耍時最好不要讓他們穿開襠褲。 當然, 如果在家中的話, 夏季兜著尿不濕, 時間過長不換, 也容易造成“紅屁股”, 所以, 在家可以適當給小屁股透透氣, 勤換紙尿褲。

臨床上不少尿路感染患兒做細菌培養時發現對很多抗生素已經不敏感了, 急性尿路感染轉為慢性的也比較多。 其中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少爸爸媽媽認為藥物有副作用, 一看小兒的症狀有所緩解, 就自行停藥, 其實本沒有治好, 又反復發作, 導致細菌抗藥性變強。 因此建議各位在給患兒治療時要按照醫囑, 不能私自停藥。

你可能也會疑惑, 寶寶整天也有在喝水, 就是尿少。 這是因為夏季炎熱, 小兒的排汗量特別多, 為了應對水分從汗腺大量流失,

Advertisiment
腎臟必須濃縮尿液, 以保存水分, 於是尿液變濃、尿量變少, 喝水的道理就是要多排尿, 排出細菌, 而喝水都出汗排出, 沒有形成尿液, 還是沒有達到效果。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夏季小兒尿路感染常常“重女輕男”。 專家建議尿路感染患兒夏季可以多吃西瓜、冬瓜這些利尿的食物, 另外可以吃點加入薏苡仁、淮山、赤小豆等大米粥以緩解病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