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是手足口病高峰期,如何預防?

天氣越來越熱, 手足口病迎來發病高峰, 有什麼措施可以預防手足口病的侵襲呢?萬一患病, 又該如何護理才能減少患兒的痛苦呢?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發疹性傳染病, 主要是由腸道病毒引起, 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 但以夏秋季節最多, 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尤其是5歲以下的孩子。 病毒寄生在患兒的咽部、唾液、皰疹和糞便中, 不僅可通過唾液、噴嚏、咳嗽、說話時的飛沫傳染給別的孩子, 還可通過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間接傳染。 一旦被傳染, 患兒的手、足皮膚或口腔粘膜上出現類似水痘樣的小皰疹,

Advertisiment
因而被稱為手足口病。

症狀表現

大多數患兒是突然發病, 首先表現為發燒, 同時伴有頭痛, 咳嗽, 流涕, 嘔吐, 頭疼等症狀。

患兒的口腔粘膜、嘴唇內會見到皰疹, 皰疹逐漸變成潰瘍, 由於疼痛, 患兒常表現出煩躁、哭鬧、不吃飯等不適症。

口腔皰疹後1~2天可在患兒的手心、足心及臀部看到皮膚斑丘疹, 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 扁平, 大小如米粒。

疹子較少出現在軀幹及面部, 只要護理得當, 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 不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跡或疤痕。

相似疾病:小兒急疹水痘

小兒急疹VS手足口病

小兒急疹是先發燒, 退燒後出疹, 疹子會出現於全身各處, 且出疹後不再發燒, 沒有其他不適症狀;手足口病發燒與出疹並行, 疹子主要在口腔、手、腳上,

Advertisiment
其他地方基本沒有, 且伴有頭疼、咳嗽、流涕、嘔吐等症狀。

水痘VS手足口病

水痘出疹時一般遍及全身, 最密集的部位是前後胸、腹背部, 發熱的同時或是第二天即會出現紅色痘疹, 痘疹幾小時後變成如水珠般透明的皰疹, 有癢感;手足口病的皰疹周圍有紅暈, 先發於舌頭、唇齒側, 再出現在手心和腳掌。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侵襲?

本病流行期間如發現孩子發熱、起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症狀, 應及時就醫。

把好病從口入關, 防止糞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和食物, 孩子的物品要消毒。

養成衛生習慣, 外出回來、飯前便後都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如何預防手足口病侵襲?徹底清洗雙手。

對幼稚園等公共場所必須進行嚴格消毒,

Advertisiment
室內保持通風。

手足口病的護理措施

雖然手足口病的發病率非常高, 傳播速度很快, 目前也沒有疫苗, 但並不是說此病就沒有預防之法。

消毒隔離

1.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 應將患兒隔離, 以免引起流行蔓延。

2.患兒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 不宜浸泡的則放在日光下曝曬。

3.患兒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 防止空氣污濁, 避免繼發感染。

注意補水, 添加營養

1.夏季得病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需要適當補水和添加營養。

2.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疼痛而不願進食, 應給患兒吃清淡、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禁食冰冷、辛辣、酸、鹹等刺激性食物, 不吃魚、蝦、蟹。

清潔、護理口腔

1.保持患兒口腔清潔,

Advertisiment
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

2.可將維生素B2粉劑或魚肝油直接塗於口腔糜爛部位, 亦可口服維生素B2、維生素C, 輔以超聲霧化吸入, 可減輕疼痛, 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保持清潔, 護理皮疹

1.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 衣著要舒適、柔軟, 經常更換。

2.剪短患兒的指甲, 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 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患兒, 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 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 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塗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膚清潔, 如有感染可用抗生素及鎮靜止癢劑等。

注意:大人也會感染手足口病病毒, 不過一般都是隱性☆禁☆感染, 攜帶病毒的成人會將病毒傳染給孩子, 所以防範手足口病, 更應該從自身做起。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