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夏季腹瀉的症狀與護理方法

對患病孩子的家庭護理, 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補足水分。 腹瀉期間儘量鼓勵孩子多喝水, 並且最好給予口服補液鹽, 這樣除了補足水分以外, 還能補充隨大便丟失而又對人體非常重要的鉀、鈉等電解質, 有效地預防孩子出現脫水症狀。

夏季腹瀉的症狀與護理方法

共有5種腸道桿菌可以引發腹瀉, 這些大腸桿菌可以通過直接侵犯腸道壁或通過由其產生的毒素引發腹瀉;大腸桿菌中的O157:H7大腸桿菌是最危險的, 它所產生的毒素可以造成腸道出血並可能損害腎臟等其他器官。 這些細菌也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

Advertisiment
通過被污染的物品以及被污染的食物傳播。

腹瀉的2個階段

第1階段:潛伏期。 孩子感染了這些病原菌以後, 一般都先有一個潛伏期, 潛伏期的長短與感染的病原菌種類有關。 如志賀氏菌感染的潛伏期大約為16~72小時, 一般病毒的潛伏期大約在4~48小時。 寄生蟲的潛伏期更長, 如賈第鞭毛蟲的潛伏期大約1~3周。

夏季腹瀉的症狀與護理方法

第2階段:發作期。 潛伏期過後, 孩子會有腹部不適、腹痛的感覺, 隨之出現腹瀉。 腹瀉可能在幾天內就痊癒, 也可能持續兩周以上。 持續兩周以上的腹瀉就稱為慢性腹瀉或遷延性腹瀉。 腹瀉時, 特別是在急性期, 大量的水分隨大便丟失, 很容易造成孩子脫水。 而長期的慢性腹瀉則使各種營養素的丟失增加,

Advertisiment
致使孩子營養不良, 造成體重不增甚至下降, 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不同感染, 不同表現

除了腹瀉以外, 不同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腸道疾病還有其各自的特點。 如由柯薩奇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 常常伴有發熱、口腔皰疹、手足部的水皰疹、充血性結膜炎等症狀。 沙門氏菌是常見的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除了侵犯腸道外, 還常常侵犯人體的骨骼、關節等器官。 志賀氏菌的傳染性非常強, 甚至於10個志賀氏菌就足以引發感染。 志賀氏菌經常侵犯腸道壁, 造成腸壁潰瘍, 大便帶血等。

12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