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防蚊止癢小妙招 趕緊學起來

夏季一到, 見“蚊”色變

夏天一到, 煩人的蚊蟲又出來叮人了!全世界已記錄的蚊蟲有三千多種, 出現在臺灣的約有130種, 真正會傳染疾病的不超過10種。 而且, 只有雌蚊會叮人吸血維生, 雄蚊以植物汁液、露水即可。 到底夏季常見蚊蟲有哪些?可能帶來哪些疾病威脅呢?

三斑家蚊夜間戶外叮人

身體較細小, 體色為淡咖啡色, 口吻端具有三段亮暗分明的三斑家蚊, 主要孳生于水田、水窟、池塘、泥水坑、小溪溝等處, 以夜間室外吸血為主, 喜歡動物牛、豬等大型動物, 以及鳥類和蝙蝠等, 人類也是吸血物件之一。

染上日本腦炎的罪魁禍首

Advertisiment

三斑家蚊是臺灣傳播日本腦炎的主要病媒蚊, 如果被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後, 就可能會感染日本腦炎, 但是日本腦炎不會直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傳染。 而流行季節在每年的5~10月, 6~7月為流行高峰。

感染日本腦炎後, 大部分患者沒有症狀, 少部分有與感冒類似的頭痛、發燒、嘔吐等症狀, 嚴重者則會出現抽筋、頸部僵硬, 甚至昏迷或死亡, 致死率為20~30%。 日本腦炎的恢復期較長, 約30~50%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 包含語言障礙以及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等。

目前並無針對日本腦炎病毒的有效抗病毒藥物, 僅能依據病情給予支持療法, 疫苗接種是公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目前政府提供出生滿15個月的幼兒接受2劑疫苗注射,

Advertisiment
隔年再接種第3劑, 且自102年起, 年滿5歲的兒童于國小入學前需完成第4劑疫苗接種。 至於爸媽預防方面, 如果住家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或是自覺有感染風險, 也可至衛生福利部部立醫院等醫療院所自費接種。

外出穿長袖衣褲塗防蚊品

儘量避免於病媒蚊活動的高峰期(6~7月)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 若無法避免, 應穿著淺色長袖長褲、身體裸☆禁☆露處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 避免蚊蟲叮咬, 以降低感染風險。

目前研究證實有效的防蚊成份為DEET(敵避或待乙妥), 不過有些爸媽擔心此成分具有神經毒性, 但其實只要正常使用, 不僅可影響蚊蟲嗅覺,

Advertisiment
也不致產生毒性。

使用時可於距離皮膚或衣服約10~15公分處噴灑, 同時噴灑於衣服袖口及褲管處可增加防蚊效果。 如同防曬產品, 防蚊藥劑也需要補擦, 若發現流汗較多或蚊子開始在身邊盤旋聚集時, 則建議應要補擦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