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治冬病正當時 冬病夏治能治哪些病

夏治冬病, 是指對冬季易發或加重的疾病, 在三伏天進行治療, 利用三伏天氣溫高、肌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 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 使一些宿疾得以醫治, 以減少疾病在冬季發作。

夏治冬病一:痛經隔姜灸

隔姜灸是夏治痛經的有效方法。 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 對穴位和醫理的要求也不高, 隔姜灸成了最簡易的平民私家灸法, 且其療效顯著, 是性價比極高的療法。

操作方法:

取老薑一塊, 沿生薑纖維縱向切成0.2~0.5釐米厚的薑片, 中間用牙籤刺上幾個孔。 施灸時, 將薑片放在需要艾灸的部位, 放置艾炷在其上,

Advertisiment
點燃。 灸完後, 可用正紅花油塗于施灸部位, 一是防皮膚灼傷, 二是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

注意點:

1.隔姜灸用的姜應選用新鮮的老薑, 宜現切現用, 不可用乾薑或嫩薑。

2.薑片的厚薄, 宜根椐部位和病症而定。 面部等較為敏感的部位, 薑片可厚些;急性或疼痛性病症, 薑片可切薄些。

3.若不慎灼傷皮膚, 須注意防止感染。

夏治冬病二:肩周炎三伏貼

上班族或多或少都有肩頸問題, 並且女性的發病率略高於男性。 中醫認為, 三伏天貼敷治療, 最容易扶助人體得陽氣, 將冬病消滅在蟄伏狀態, 提高肌體免疫力。

操作方法:

三伏天貼敷療法需連續3~5年, 每年分為3個階段, 即頭伏、中伏和末伏。 每伏貼敷3次, 每次貼4個穴位, 成人每次貼6小時。

Advertisiment

對於肩周炎, 治療時取大椎、肩髃、肩貞、天宗、曲池、外關、合穀等穴。 將白芥子、斑蝥, 研磨到細末, 然後用50%的二甲基亞礬調成軟膏。 取麥粒大小的藥膏, 放置於貼敷紙中心, 貼於穴位。 5天貼敷一次, 3次一療程, 可連續貼敷2~3個療程。

注意點:

1.“三伏貼”所含藥方主要針對體寒人群, 陽火過旺者不宜使用, 過敏者也要慎用。

2.貼敷後, 多數人會出現麻木、癢、疼痛等感覺, 可用清水沖洗貼敷部位來緩解。

3.貼敷後6~10小時內不要洗澡, 不要去空調房, 因為會使毛孔收縮, 影響藥物吸收。

4.貼敷期間注意飲食, 不吃生冷、辛辣食物。

5.個別出現皮膚過敏者, 可塗抗過敏藥膏, 或到醫院處理。

夏治冬病三:凍瘡擦療法

凍瘡是冬天最容易犯的病, 夏季用擦療法最立竿見影。

Advertisiment

操作方法:

1.用生薑或辣椒用力摩擦易發凍瘡部位, 每日1~2次, 連擦1周。

2.將大蒜搗爛, 用布包住, 塗抹于易長凍瘡部位, 待皮膚發紅、有癢感時立即拿開(防止大蒜灼傷皮膚), 或將大蒜搗爛, 放於烈日下曬熱, 然後塗在易發凍瘡部位, 每天塗3~4次, 連續塗4~5天。

3.在進伏與出伏之間, 連續用治凍瘡的外用藥1周, 每日中午和晚上(睡前)各用藥1次。 中午塗藥後曬太陽3~5分鐘, 睡前用藥的目的是減少出汗, 使藥效能保持較長時間。

夏治冬病須健脾胃

夏治冬病有一個重要的前提, 就是要有一個強健的脾胃。 脾胃功能差, 運化不利, 精華物質則不能被身體吸收利用, 起不到應有的強身健體作用, 這就是所謂的“虛不受補”。 因此, 冬病夏治的第一步,

Advertisiment
就是健脾胃。 調好了脾胃這個根本, 使人體陽氣充足, 其他臟器就沒有了虛寒的根源, 疾病才有可能好轉。

貴在堅持

夏治冬病, 治療的都是冬季易發疾病, 在夏季症狀不明顯, 或者沒有症狀, 所以治療後的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 一般來說, 治療週期要3年以上。

遠離空調

一定遠離空調。 由於夏日氣候炎熱, 一入空調房後, 不僅寒氣襲人, 易得“空調病”, 並且肌體遇冷容易收縮毛孔, 影響藥物滲入, 同時也會降低經絡傳導的速率和活躍性。

夏治有天時

夏治冬病還要抓住有利時機, 治療的最佳時間是三伏天, 即從頭伏到三伏的1個月時間內, 對症下藥。

充足睡眠

每天晚上都要保持7~8小時的充足睡眠, 這樣能令全身肌肉放鬆,

Advertisiment
從而提高經絡穴位對藥物刺激的識別, 引導藥效直達病灶。

調整飲食

飲食調整可以對陽氣進行保護。 對於本身就有“冬病”病灶的人來說, 陽氣本就不足, 如果在飲食上不能多加調整, 依舊喜好生冷食物, “夏治”效果會大打折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