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外出時寶寶惱人的表現

豆豆1歲後, 我們來到了美國。 雖然我們所在的城市連續5年被評為全美最安全的城市, 帶孩子到外面不必時刻緊張地擔心孩子會被人帶走, 但是從豆豆會爬出房門的那一刻起, 我們就開始警告他:沒有爸爸媽媽的允許, 不能自己爬出去。 後來, 他會說話了, 每次一到門口, 他就會自言自語地說:不能自己一個人走出去。

從豆豆剛學會走路的那一天起, 我們就告訴他:在外面要緊緊地跟著爸爸媽媽, 不要到處亂跑, 尤其是到了馬路邊或停車場, 一定要拉著爸媽的手或者讓爸媽抱著。 現在, 我們出外時可以放心地讓他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先走幾步,

Advertisiment
他每次走到路沿的地方都會停下來, 說:過馬路了, 爸爸媽媽牽著走。

過馬路的時候, 我們教豆豆念兒歌:過馬路前, 要左右看, 不在馬路中間逗留。 每次出門之前, 更是和寶寶重申一遍這些規則。 把安全小常識告訴寶寶, 任何時候都不會為時過早。

孩子就是孩子, 千萬不要覺得你在地上畫一個圈, 他答應了不會動, 你就可以放心地走開。 更不要覺得, 自己的孩子已經有了很強的安全意識, 可以放心地讓他一個人跑在前面。 意外, 總是在你放鬆警惕的時候發生。

另外, 很多時候孩子到處亂跑, 不是因為他過於興奮, 而是他對一件事情厭煩了。 這時需要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讓他的興趣回到比較安靜的事情上來。

Advertisiment

帶豆豆出門的時候, 我知道孩子都會對電梯按鈕感興趣, 因此不等他自己開始亂按, 我就先告訴他每個按鈕的作用, 並指導他來操作。

帶他去逛商場, 我知道孩子一般會很快失去興趣, 所以, 我會叫他幫我找我要買的東西, 或者教他認各種標籤上的數字、商品的名字等。 整個過程都讓他參與進來, 讓他不僅僅只是個購物的陪同者, 他就不會覺得無聊, 也不會到處亂跑。

在公共場所玩耍時, 我也會時刻注意豆豆的情緒和一舉一動。 看到他感興趣的東西, 我會及時過去幫他解釋那是什麼、有什麼用, 而不是什麼都不管, 等到孩子把東西砸開後才去告訴他那不對。

孩子不一定能聽得進去大人的話,

Advertisiment
或許繼續我行我素, 或許這邊剛答應那邊又開始繼續破壞。 這時爸媽一定要理解, 孩子喜歡在公共場所搗亂, 主要是因為對事物很好奇, 又沒有及時得到解答, 只好以這種方式取樂或吸引父母注意。 另外, 孩子本身並不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是錯誤的。 理解了這些, 即便孩子在公共場所搗亂, 您可能也就不會在制止的同時大動肝火了。

豆豆也屬於比較敏感和慢熱的孩子。 他1歲多的時候, 每次帶他去遊樂場, 他都會在一旁看上很久才會慢慢投入。 我們鄰居家的孩子非常外向和好動, 大老遠看到遊樂場就奔了過去, 這裡玩玩, 那裡玩玩, 很快就進入了狀態。 這是兩種氣質類型完全不同的孩子。 我告訴自己, 每種性格都有每種性格的好處,

Advertisiment
不要因此而心情沮喪, 慢熱的孩子更需要媽媽給予更多的耐心和陪伴。 所以, 當豆豆拉著我的手不放時, 我就緊緊地拉著他的手, 在遊樂場走上幾圈, 帶他慢慢地熟悉這個環境。 然後找機會, 讓他做一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慢慢地增強他的信心和樂趣。 這個時候, 我不會強迫孩子, 不會逼他“獨立”, 不會貿然把他推到人群中, 更不會因此呵斥和打罵他, 因為那樣做只能讓他下一次在陌生的環境中, 更加不願意鬆開媽媽的手, 更加害怕。

2歲後, 豆豆已經可以大方地和人打招呼, 大聲地笑, 開心地玩了, 一點也看不出幾個月前他還是個躲在媽媽身後不願意出來的孩子。

當孩子外出羞怯地躲在爸媽的身後時,

Advertisiment
爸媽要在一旁引導, 陪他去做他可以完成的事, 再伺機慢慢放手。 如果有可能, 可以多讓孩子和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出門玩, 慢慢地再認識其他小朋友。 父母要少干預孩子之間的事情, 讓孩子自己從交往中學習積累經驗, 找到自信。

每次回家前10分鐘, 我會提醒豆豆, 還有10分鐘我們就要回家了, 然後5分鐘、3分鐘、1分鐘, 不停地提醒他。 這樣, 豆豆的心理就有了緩衝的過程, 就能比較容易接受回家這個事實了。 相反, 如果突然要孩子停止手中的事, 說走就走, 孩子要麼不聽, 要麼大哭一頓。

當孩子做錯事情又不聽大人勸阻時, 把孩子抱出“犯罪現場”, 暫停遊戲, 讓他單獨呆在一處。 這樣做比呵斥打罵的效果要好很多。 父母和孩子都得到了冷靜。

當孩子把大人的話當“耳旁風”時,永遠要記住,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不願意停止手中正玩得開心的遊戲是人之常情,多給予孩子一點時間,用友善的態度對待孩子。當孩子做錯事情時,冷靜下來,可以嘗試“暫停遊戲,計時隔離”的方法。我們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回報給父母以更多的尊重與貼心。

當孩子把大人的話當“耳旁風”時,永遠要記住,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不願意停止手中正玩得開心的遊戲是人之常情,多給予孩子一點時間,用友善的態度對待孩子。當孩子做錯事情時,冷靜下來,可以嘗試“暫停遊戲,計時隔離”的方法。我們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回報給父母以更多的尊重與貼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