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外國人眼里的中式錯誤育兒

如何教育孩子始終是讓父母最為頭疼的事情, 怎樣的方式方法才是正確的?在國外很多父母看來, 以下是他們認為不合適的做法。

讓保姆、爺爺奶奶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著, 沒有生命危險就好。 其實從出生開始, 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 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 是在沒有關注的環境下長大的, 永遠缺乏愛的安全感, 終生追求那童年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

孩子成炫耀比較對象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 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 常常說, 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 成績多好,

Advertisiment
人家又得了什么獎。 這種比較最要不得。 況且常常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 說難聽點, 孩子考試考不好只怪你基因太差。 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 只帶給他多一份不滿和痛苦, 對于事情沒有什么幫助。

漠視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 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 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 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 把他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 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的。 換尿片前, 先和顏悅色告訴他要換尿片了, 向他道歉, 請他忍耐一下。 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 導致社會缺乏服務和尊重的觀念。 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按自己的標準塑造孩子

Advertisiment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托在孩子身上。 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走。 即使孩子并不適合, 或者不喜歡, 譬如學鋼琴, 譬如出國。 在這種壓力下, 家庭變得不快樂, 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斗爭大會。 犧牲了親子的和諧關系, 讓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 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的理想。 當子女長大后回想起童年時, 盡是不快樂的回憶, 的確是些失敗父母的作為。

認為越用功越好

很多父母以為學校的成績代表一切。 目標訂清楚了, 父母剩下的工作, 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誘苦苦哀求, 來達到這個目的。 這個科舉時代遺留的過時觀念, 仍舊深存人心。 其實學校的成績并不代表一切。 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等),

Advertisiment
才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認為早起很好, 睡覺懶惰

成長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目前全國教育界正在集體犯罪, 剝奪孩子們的睡眠時間, 毀滅中華民族的健康下一代。 很多孩子6點就起床, 每天睡不足8小時。 全國還在推廣早起才健康的錯誤觀念。 睡不足會影響發育。 腦力會減退。 我們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父母的愛成最大理由

男女之間, 愛并不是為所欲為的借口。 或許因為電視劇演得太多了。 很多人以為愛就可以當一切的借口。 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說的一句話:我們這樣做, 也是因為愛你, 為你好啊!想用這句話堵住子女的反駁, 這簡直荒謬, 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編輯: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