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中, 要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 其中吃苦教育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這個教育將會對孩子的意志教育有著最直接的影響。 大家也許都知道, 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人, 而人又是最復雜的動物, 因此在教育中, 我們只有采取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才能使得我們的教育發揮其內在的力量。 當談起這個問題的時候, 就讓我想起我們的父輩, 在我們的父輩中, 他們都是踏著苦難走過來的, 為此, 他們從心底知道每一粒糧食的艱難, 所以在對我們的教育中提倡勤儉節約的生活教育。 關于這個問題,
Advertisiment
瑞士
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 從小就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 譬如, 對十六、七歲的姑娘, 從初中一畢業就送到一家有教養的人家去當一年女傭人, 上午勞動, 下午上學。 這樣做, 一方面鍛煉了勞動能力, 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學習語言, 因為瑞士有講德語的地區, 也有講法語的地區, 所以這個語言地區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個語言地區當傭人。
美國
家長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 美國南部一些州立學校為培養學生獨立生存的適應社會能力, 特別規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 獨立謀生一周方能予以畢業。
條件似乎苛刻, 但卻使學生們獲益非淺。 家長對這項活動全力支持,
Advertisiment
德國
家長從不包代替孩子的事情。 法律還規定, 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里承擔一些義務, 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這樣做, 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 也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Advertisiment
日本
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 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 許多日本學生在課余時間, 都要去外邊參加勞動掙錢, 大學生中勤工儉學的非常普遍, 就連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 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 在商店售貨, 在養老院照顧老人, 做家庭教師等來掙自己的學費。 孩子很小的時候, 父母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 全家人外出旅行, 不論多么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上一個小背包。 別人問為什么, 父母說:“他們自己的東西, 應該自己來背。 ”
加拿大
為了培養孩子在未來社會中生存的本領, 人們從很早就開始訓練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在加拿大有一個記者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