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外部性腦積水是什麼病

在小兒神經科的門診中, 經常會遇到一些家長拿著CT片子, 心情十分焦急地來問:"醫生您看, CT報告單上說, 我的孩子有"外部性腦積水。 這是什麼病?怎麼治療?需不需要手術?孩子會不會變傻?"還有的家長抱著被診斷為患了外部性腦積水的孩子來, 一見醫生就大哭了起來……

"外部性腦積水", 主要見於年齡小的孩子, 尤其是1歲以內的嬰兒。 嬰兒腦子內部的腦室不大, 而嬰兒顱骨發育比腦實質的發育快, 顱腔增大了, 但還沒有被腦子完全填滿。 這樣在腦子和顱骨之間必然會出現一些空間, 並被液體所充填,

Advertisiment
在表面的部位形成"積水", 所以稱為"外部性腦積水"。 在CT片子上表現為腦子和顱骨之間的距離比較寬, 主要在頭前部的額葉位置,這些較寬的部位充滿著"水", 實際上,這些"水"分是正常的腦脊液或硬膜下腔液體, 不是由於腦脊液迴圈受阻所引起的。 因此這種情況在正常的小兒是經常可以見到的。

"部性腦積水"小兒, 部分隨著年齡的增長, 體積逐漸增大, 腦與煩骨之間的空間逐漸縮小, "部性腦積水"也就逐漸不存在了。 一般到2~3歲以後都能恢復正常, 不需要治療, 更不必手術, 孩子也不會變傻。

但是, 也有一些病孩, 由於腦子發育不正常, 腦子的體積較小, 腦與顱骨之間的距離增寬, 有時, 也被有的醫生報告為"外部性腦積水"。 這種孩子往往還有其他的表現,

Advertisiment
如頭圍小、智力發育落後或者運動發育落後、腦癱等等。

當孩子被診斷為"外部性腦積水"後, 家長先不必緊張, 應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一下, 如果沒有腦發育落後或腦癱的表現, 就不要著急了。 過半年或1年後再複查一次CT。 正常的小兒隨著年齡的增長, 外部性腦積水會逐漸好轉;而腦發育落後的小孩, "外部性腦積水"不會好轉。

瞭解孩子腦子發育的方法

孩子出生後, 每個月可以給孩子測量一次頭圍, 用一條軟的皮尺, 圍著眉弓到頭枕部最隆起的地方繞一圈, 這個長度就是頭圍的長度。 1歲以內的小兒, 如果每個月頭圍增長不到0.5釐米, 就要注意有腦發育遲緩的可能, 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