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元化角色體驗活動點燃孩子的心靈

一、幼兒關愛意識的增強

多元化角色體驗活動開展後, 幼兒比以前更有愛心了, 他們學會了關愛他人。 如:一次午睡起床, 幼兒盥洗後在吃點心, 老師則利用此時間為孩子們梳頭, 一個梳完換一個, 當在為寒寒小朋友梳辮子時, 小春小朋友對老師說:“老師, 今天你要幫她梳得漂亮些。 ”旁邊四五個孩子也齊聲說:“她今天是壽星呀!”可是只有一根皮筋, 怎麼弄呢?不一會兒, 幾個女孩在區域活動材料裡找到許多髮夾、頭繩, 使老師順利地完成了寒寒的髮型改造, 當寒寒坐上壽星寶座時, 小朋友異口同聲地嚷著:“好漂亮啊!”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Advertisiment
把生日會推向了高☆禁☆潮。

二、幼兒感恩意識的喚醒

感恩教育絕不是簡單的回報長輩養育之恩, 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尊意識以及健全人格的體現。 因此我們選擇了一系列的幼兒文學作品, 對孩子進行了這方面的系列教育活動, 如《快樂的大石頭》、《冬爺爺的帽子》等, 讓孩子體驗幫助與被幫助都是快樂的;文學活動《我和朋友》在加快朋友對自己的幫助時, 感悟如何回報;《會走路的樹》通過故事讓孩子體會到奉獻是無條件和無私的, 同時知道要回報別人的奉獻;通過《謝謝你》知道受別人幫助別忘了感謝……活動後, 我們發現幼兒從剛開始說不出別人幫助過自己的事到會發現同伴、老師、家人等周圍人幫助自己的小事,

Advertisiment
並知道去感恩。

如:同伴或老師有困難或不開心時, 許多幼兒懂得哄別人開心或想法幫助別人;幼兒還會及時發現老師不舒服, 並主動關心老師;平時“橫行霸道”的孩子, 也會主動讓座位給同伴, 會把自己最喜歡的奧特曼玩具、書籍借給同伴或弟妹玩;在一日活動中早晨先來的孩子, 會主動把遊戲的場景、材料等準備就緒, 遊戲中隨時會把同伴弄亂的玩具、材料收拾整齊。

三、幼兒幫助他人意識的啟動

在此過程中, 我們發現幼兒與生俱來的自我為中心明顯減弱了, 而慢慢開始學會了關注父母、關注家人、關注同伴、關注他人、關注公共事物、關注社會, 並得到了循序漸進的發展。 春天, 大班的小朋友提議成立了“護綠愛心小隊”,

Advertisiment
並親手設計了護綠標牌、愛心鳥窩等, 親手掛在社區周圍的綠化中, 宣導大家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 冬天, 當聽到災區的兒童沒有過冬的衣物時, 中班的孩子們又自發地組織起捐贈冬衣的暖冬活動, 為災區的孩子們送上一片溫暖, 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閃亮而火熱的心靈,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感受著奉獻與感恩的重要和快樂。

這些看似細小, 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卻震撼了我們。 陶行知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穫”。 要知道這些獨生子女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 他們每天習慣了被大量的“愛”所包圍, 他們無時無刻不享受著長輩們的照顧、呵護、保護, 他們時常會在不滿足的狀態下,

Advertisiment
對著長輩大聲說話, 甚至是小大人似的教訓或呵斥, 時常處於嚴重缺失的現實狀態, 而今竟能想著同伴、老師等身邊的人, 散發出由衷的關心, 傳達別致動人的情懷;竟能擺脫自我為中心, 學著在情緒、情感及理智上遷移到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把自己設身處地置身於他人的位置上分析問題, 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 這是可喜可賀的。

四、社會角色認知的提升

我們把幼稚園的環境設計成一個模擬小社會, 在小社會中配備了許多社會角色, 拓展幼兒對社會群體中各角色所處的地位、身份、角色規範及差異的認知, 如:圖書管理員、午餐、午點管理員、玩具管理員、服裝設計師、小小實驗室的科學家等等。 幼兒在扮演這些角色過程中非常投入,

Advertisiment
每天一到幼稚園就帶好識牌, 無須老師的提醒, 自覺完成角色職責。

另外這些角色有著文學作品中所具有的不同角色內容、角色行為、態度、情感、角色規範、角色應具備的素質、知識和技能, 幼兒在扮演這些角色中逐步明確了角色意識, 逐步瞭解、認知社會中各角色本身的特殊性, 同時充分體驗了如何幫助別人;幼兒在角色體驗中實現知識的運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幼兒在角色體驗中加強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體現了自身在班級裡的地位與價值, 使幼兒真正成為幼稚園的小主人, 從而真正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幼兒文學活動中幼兒對角色的體驗度與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關係, 通過文學活動的角色體驗,積累社會經驗和社會文化習得,實現幼兒社會性、社會性行為的和諧發展。同時,我們發現對那些故事情節缺少,認知、思維較多,畫中有話、意在言外的具有現代性經典性的文學繪本故事,對於源於反思性和思辨性問題的行為實踐,其角色體驗與幼兒社會性發展還需做深入的研究。

通過文學活動的角色體驗,積累社會經驗和社會文化習得,實現幼兒社會性、社會性行為的和諧發展。同時,我們發現對那些故事情節缺少,認知、思維較多,畫中有話、意在言外的具有現代性經典性的文學繪本故事,對於源於反思性和思辨性問題的行為實踐,其角色體驗與幼兒社會性發展還需做深入的研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