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動症or頑皮 教你科學診斷!

家長群裡總離不開“孩子太皮, 不老實聽話”一類的話題。 男孩子的家長聊到這個話題反應最為激烈, 更有不少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患了“多動症”。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動症呢?

首先,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多動症。

小兒多動症又稱為“腦功能輕微失調”(簡稱MBD), 是一種兒童常見病症。 在學齡兒童中, 小兒多動症的患病率可達28%, 主要表現為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衝動任性以及學習困難或行為問題, 男孩多於女孩, 經治療預後良好, 多至青春期好轉。

關於本病病因尚未十分明瞭, 可能與遺傳、代謝因素、出生前後的腦損害等疾病有關,

Advertisiment
也有人認為可能為神經末梢的去甲腎上腺素釋放不足, 以致引起自我控制力的不足。 近來, 不少研究者發現, 小兒多動症的發病與飲食有密切的關係。

雖然多動症與頑皮非常相近, 但我們可以從以下區別上判斷。

第一, 注意力方面正常男孩雖然好奇、好動但遇到感興趣新鮮事物時不僅會聚精會神地去聽、去看、去做還討厭別干擾;而多動症兒童幾乎沒有什麼注意力玩什麼都是心不焉和無法有始有終。

第二, 自我控制能力方面頑皮兒童陌生環境裡能約束自己可以靜坐等待而多動症兒童則沒有種自我控制能力坐不住靜不下來。

第三, 行為活動方面頑皮兒童好動般都是有原因、有目的的,

Advertisiment
而多動症兒童行為多具有衝動缺乏目的性。

第四, 藥物觀察方面, 頑皮兒童服用鎮靜藥物可以產生催眠作用, 多動症兒童服用此類藥物之後不僅不會安靜反而更加興奮。

多動症的兩個突出表現:活動過多和注意力分散。 多動症的孩子從小就比較難帶, 在胎兒時期胎動就很曆害, 出生以後更顯得活潑, 不安寧, 手腳亂動甚至在吃奶時候也不安靜, 餵養困難, 老哭, 難以入睡, 睡著以後又易醒, 早晨醒的又特別早;有的則是睡的很死, 難以喚醒, 但醒來就立即要起床, 學走路時也是慌張跌倒, 老是翻弄可能得到的東西, 不是拆壞玩具就是打翻碗盆。 他們的注意力停留在一個事物的時間很短, 很容易被外界的聲響等刺激所分散,

Advertisiment
而這種注意力分散是不自覺的, 不能控制的。 這些孩子做遊戲時不能全神貫注, 常常半途而廢;往往不經思考就行動, 非常衝動, 沒有耐心, 在做集體遊戲時, 常常會突然跑上前去進行破壞。 他們的情緒很不穩定, 會突然大哭, 又會在幾分鐘以後象沒事人一樣又說又笑。

6歲以後的孩子才能夠診斷為多動症, 對6歲以下的孩子大多數醫生都不會將其診斷為多動症, 因為幾乎所有的學齡前兒童都或多或少有類似的症狀, 即使是再大一點的孩子, 要確診為多動症也具有一定的難度。 當然0~6歲的階段孩子有一些細節也可以提醒家長提早關注, 多動症的孩子如果不及時糾正, 影響學習成績和社會的適應能力。

Advertisiment

如果你懷疑自己的孩子存在注意力方面的問題, 最好向醫生諮詢, 他們可以通過研究症狀的細微之處來區別是多動症還是其他類型的精神紊亂等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