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採訪得知, 近幾年, 多動症患兒越來越多。 在毓璜頂醫院兒童保健科李麗霞主任的辦公室, 李主任打開電腦, 不停地點擊滑鼠翻動頁面, 滿屏的患兒記錄讓記者大吃一驚。 李主任說, 該院去年接診了600多名小患者, 平均每天就要接診一兩個孩子, 年齡大多在7-14歲之間。 平均來看, 全班50多個孩子中最少有兩個患多動症。 多動症患兒的急劇增多, 不能不引起家長警惕。
患兒緣何呈逐年上升趨勢?李主任直截了當地說, 這和目前獨生子女的壓力過大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有很大的關係。 以前家裡孩子多,
Advertisiment
該院最近收治一名8歲的女生倩倩(化名)便是典型的一例:倩倩媽媽是一名小學老師, 平時, 對女兒要求嚴格, 經常拿自己班上一些優秀的孩子和女兒比, 越比越感覺女兒各方面都不如意, 一有時間就給孩子輔導惡補, 孩子整日生活在母親的懷疑和不信任之中, 最終導致了不自信、多動等症狀。
據瞭解, 在多動症患兒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 家長所謂的嚴格管教者占61.7%, 放任不管者占3.5%, 過分溺愛者占7.05%。
孩子得了多動症怎麼辦?這是很多家長迫切的呼聲。 李主任說,
Advertisiment
目前, 藥物治療一般採用中西藥相結合的方式, 主要目的是利用藥物使兒童的注意力集中, 提高學習成績, 改善人際交往, 進而使兒童對學習產生興趣, 爾後逐漸停藥。
對於有些家長諮詢, 多動症能否治癒?李主任的答覆是, 多動症不存在治不治癒的問題, 只能和患兒以前相比, 有進步就是有療效。 也不排除有些患兒用藥一年不見效果的現象。
李主任說, 對患兒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 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配合。
首先, 家長要有一顆平常心, 不能拿患兒和正常孩子相比, 切忌責備、怪罪、歧視、打罵孩子。
Advertisiment
上課時老師要經常提醒孩子注意聽講, 不要點名, 可以輕輕地敲敲桌子暗示, 給孩子留面子。 也可以安排孩子擦黑板、收作業等, 把孩子過多的能量釋放出來, 把不合理的行為變成合理的行為, 讓孩子充滿自信。
有些家長認為, 多動症不用治, 長大就好了。 對此, 李主任說, 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雖然多動症兒童長大後,
Advertisiment
由此可見, 對於多動症, 家長不可太在意, 也不可不在意。 關鍵的是, 家長要儘量創造溫馨寬鬆的環境, 讓孩子輕鬆愉快地度過童年, 切勿盲目望子成龍。 此外, 平時讓孩子少接觸含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