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多動癥孩子有哪些表現行為

問:我兒子今年13歲, 做作業時老是做小動作。 別人8, 9點鐘能做完的功課, 他要做到10--11點鐘。 在學校上課時也是這樣。 但他在玩游戲機時, 看電視時能一動不動地坐幾小時。 這是不是多動癥?

答:從您所說的情況看來, 不應該是多動癥, 而是興趣的問題。 因為孩子對電視有興趣, 所以一動也不動, 因為電視吸引他。 而做作業拖拉, 主要是因為沒有興趣, 還可能因為不會做, 知識掌握上有缺陷, 因此就采取應付、拖拉的態度。 你孩子是不是各門功課都是這樣注意力不集中, 有沒有孩子比較感興趣的學科?如果對哪一門比較有興趣,

Advertisiment
建議家長先把這一門功課抓住。 通過這門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同時在孩子不斷取得成功的過程中, 鼓勵孩子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增強孩子的自信。

問:作為家長應如何辦?

答:建議家長要具體了解孩子的學習心態, 找到學習沒有興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只有把原因找清楚, 才可能對癥下藥。 要全面地關心孩子、鼓勵孩子, 不要訓斥, 而是具體地幫助孩子克服學習當中的難點。 對孩子每一點小小的進步, 都要加以鼓勵, 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把他和別的孩子比較, 從而更加挫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每一個孩子都是聰明的, 都能成才, 關鍵是我們如何幫助孩子開竅, 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

Advertisiment
因為每個孩子都想學好, 只是由于不良的學習習慣妨礙了學習成績的提高, 久而久之, 由于成績不好, 所以就灰心了, 打不起精神了。 如果我們還繼續批評, 那么他就更加灰心了, 所以, 對您的孩子來說, 一定要關心他, 愛護他, 對他要有信心, 要耐心地幫助他從困境中走出來。 13歲的孩子已經長大了, 他表現出來的這種消極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表現,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父母, 一定要熱心地幫助孩子, 相信您的孩子一定會改變這種情況的。

推薦閱讀:瑞士等五國對孩子吃苦教育 如何對待心理慢性癥的兒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