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和孩子溝通感情少提要求

感情是教育的基石。 兩代人感情好, 父母的話, 孩子才容易接;受。 因此,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一定要多溝通感情, 少給孩子提要;求。 大多數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方式, 都是“我說你聽”, 而且, “我說”的內容, 大多都是忠告、告誡、提醒:“你得…一”、“你要……”、“你不能……”、“你聽我的……”等。 說實話, 這不是溝通, 這是提要求。

有個朋友是賣電子琴的, 他來看我的時候, 就順便給桐桐帶來一台很好的電子琴。

桐桐特別喜歡, 馬上就拆包、搭架子, 開始玩起來。 喊她吃飯了, 她也捨不得放下。

妻子走過去, 看桐桐彈琴, 她馬上發現了問題, 說:“這還不能就這麼讓孩子彈,

Advertisiment
彈琴有固定的指法, 她現在要是就這麼瞎彈, 肯定彈不好。 ”

朋友說:“指法也很簡單。 你上網一搜, 一大堆介紹的, 你們兩人看看, 給她稍一指點就行。 ”

我點頭稱是。

妻子卻說:“那我倆都不會彈琴, 我們就那麼一看, 能看明白嗎?鬧不好, 還給孩子指點錯了, 這不是誤人子弟嗎7”

“我看弟妹啊, 就是活得太精緻了, 什麼事情都得要做到完美。 其實沒必要。 你就說我吧, 我賣了那麼多年電子琴, 我也不會彈啊, 我也不想彈。 而且我發現大多數買電子琴的人, 都只是讓孩子玩玩, 找找樂感。 “

“我聽出來了, 你這是說我矯情。 不是我矯情。 就像電腦打字似的, 你說小孩要是開始不學指法, 以後再打字, 肯定打不快, 也打不好。 ”

“那你說, 咱倆都不會彈琴,

Advertisiment
要讓孩子學好電子琴, 是不是得請老師啊?請了老師, 是不是對孩子彈琴就有要求了?有要求, 還得每天都有個練習量。 一件本來很好玩的事情, 就這麼變成了一種要求, 變成了孩子的負累。 ”我說。

“那我可不幹, 那我現在就不彈了.不過, 要是能像叔叔說的, 我自己上網搜索指法, 這個可以。 ”桐桐已經停下來, 聽我們這麼一說, 也積極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父母們會把能使孩子快樂的事, 變成孩子的一種負擔。 一見孩子喜歡什麼, 馬上就要求孩子達到某個標準, 結果讓孩子不勝其煩, 興致大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