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家庭教育如何教育多孩子?
哥哥就得讓弟弟?
3歲的虎虎正靜靜地看心愛的卡通書, 這時候, 1歲半的小表弟湊了過去, 抓過虎虎手裡的卡通書, 胡亂翻了一下, 然後順手就開始撕, 不到兩下, 就把完好的書給撕爛了好幾頁。 虎虎看到這兒, 一下子覺得很難過,
Advertisiment
解讀:當幾個不同年齡的孩子碰到一起時, 往往會產生一些糾紛。 每當這時, 大人就會使用這句話:“你已經是大孩子了!”有時候, 也許當時孩子會妥協, 做出放棄反抗的行為。 但他未必就真的接受了你的說教。 他不明白, 為什麼大孩子就一定得讓著小孩子, 而且是在自己的權益被小孩子破壞的時候。 如果這個問題始終不能理解, 大人的這種說教也就難以起到什麼好的效果。
這事我還做不了
兩歲的表妹在地板上玩耍, 媽媽和姑姑正坐在客廳邊看電視邊聊天。
Advertisiment
解讀:在媽媽的心裡, 這句話是在鼓勵芳芳, 讓她變得自信, 從而照顧好表妹。 不過, 對於年幼的芳芳而言, 她並不能充分理解這樣的話語。 兒童心理學家分析道:“聽到這句話後, 孩子將處在一個非常艱難的階段。 從這句話中, 他清楚地感覺到一種潛在的威脅:他將要跟媽媽分開。 然而, 他還沒有對此做好準備。 對孩子來說, 這句話實在令他揪心。 ”因此芳芳很可能會因為怕自己照顧不好表妹而擔心媽媽失望, 進而會產生焦慮, 反而挫敗了自信心。
Advertisiment
專家的話
一般來講, 3歲之後, 孩子才意識到“長大”的含義, 才有可能理解, 他還有另一種身份:大孩子。 而作為大孩子, 意味著他必須服從大人的要求。 年齡還小的孩子, 他會覺得, 作為一個大孩子, 會失去很多跟媽媽親密接觸的機會, 失去很多被關愛的機會。 所以他寧願不聽話, 也要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 對於相對大些的孩子, 他會逐漸明白, 自己終究會長大成人, 而同時伴隨著的就是犧牲、妥協和挫折。
所以有時候, 當你對著還是小孩子的他說他是大孩子時, 他並沒有順從地接受你的要求, 而顯得憂心忡忡時, 那就是因為他迷迷糊糊地意識到了, 他開始要失去很多小時候的特權, 要被即將到來的很多規則束縛。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在對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時, 當你想讓孩子接受長大的事實時, 可以通過長大有其他特權的方式來強化他的言行, 比如你可以告訴他, 大孩子看電視可以多看10分鐘, 可以自己選擇衣服顏色, 可以晚睡5分鐘等, 讓他感覺到長大的優勢, 再逐漸引導, 他就會對“你已經是大孩子了”這句話做出積極的心理反應和行動支援。
(兼職編輯:鄒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