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 腹瀉等腸道疾病進入了易發季節, 遇到寶寶腹瀉, 有一些家長認為就是吃壞了肚子, 這樣的認識是不正確的, 腹瀉病因複雜, 並非“吃壞了肚子”那麼簡單。 醫生建議, 遇到寶寶腹瀉, 父母應分清腹瀉病因, 可優選適用症更廣泛的藥物;當對寶寶腹瀉病因難以辨別時, 應及時就醫。
腹瀉並非“吃壞了肚子”
小兒腹瀉是一種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加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小兒常見病, 多見於夏季。 大部分發生於6個月至2歲的小兒, 尤其是在條件較差的農村或山區, 平均每人每年發病2~3次以上。
Advertisiment
據兒童健康專業網站——兒童健康之家(www.honzbaby.com)的專家介紹, 引起腹瀉的原因主要有兩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與感染性因素。
其中, 非感染性因素主要表現在下面4個方面:
1、飲食不當:如吃得太多、太油、太冷, 頻繁地調換新食品, 超出寶寶腸胃承受能力, 都容易引起小兒腹瀉;
2、不良剌激:受涼、過熱、精神情緒不佳, 或過分緊張或受驚嚇, 也會引起腹瀉;
3、過敏性腹瀉:因吃了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而致腹瀉;
4、其他:如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糖原性腹瀉病等。
而感染性因素則包括腸道內及腸道外感染:
1、腸道內感染主要有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兩種病因, 其中, 細菌感染主要是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 常因牛奶污染、牛奶未經煮沸、奶具(如奶瓶、乳☆禁☆頭)未能每次清洗煮沸等;病毒感染常見輪狀病毒、呼吸道腸道病毒感染等等。
Advertisiment
2、腸道外感染,
如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等,
常有明確的原發灶。
由此可見,
腹瀉病是一種綜合症,
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
絕非僅是“吃壞了東西”那麼簡單。
兒童腹瀉宜對因用藥
夏季是腹瀉等腸胃類疾病的多發季節,
有寶寶的家庭,
可以在家常備一些兒童腹瀉藥。
但由於腹瀉病因的複雜性,
醫生建議,
父母在遇到兒童出現腹瀉時,
應分清腹瀉病因,
再對因選藥。
目前,
市面上有不少針對兒童腹瀉的藥物,
但多屬於止瀉功能,
或只針對單一症狀的要求,
因此,
父母應該選擇適用症更廣的藥物。
比如,
新上市的“度來林”就是一種對小兒適用的腹瀉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