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樣的日本幼稚園“家園聯繫”

日本幼稚園、保育園的父母工作很有特色, 父母也往往熱情關注並積極參與幼稚園、保育園的工作與教育。

父母工作主要由班級的教師來承擔。 家園聯繫簿是教師開展父母工作的重要形式。 聯繫簿每個幼兒人手一冊, 每日由幼兒攜帶, 便於教師與父母隨時交流與溝通, 出現問題可及時聯繫。 若無重大問題, 則每週家園互通情況一次。 如五之神幼稚園, 孩子週一入園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週六帶回家的聯繫簿交給老師, 以便使老師瞭解自己在家中的情況和父母的意見及要求。

保育園的日常聯繫工作更細緻,

Advertisiment
通常教師每天要記保育日誌。 對1歲~2歲的孩子, 教師要清楚地寫明孩子在園一天的情況, 包括進餐、大便及行為表現, 供父母查閱。 有的園還專門建立家庭聯繫表, 逐個寫明幼兒一日中睡眠、進食、排泄等情況, 並注明需聯繫的事項。

大班幼兒的保育日誌則是對班級總體情況的記錄, 教師要描述當日活動流程與保育內容、餐點情況, 在活動中兒童的表現、生活能力等, 並在備註中寫下給父母的通知或聯繫事項。

零歲兒童(1歲以下)的保育日誌由父母與教師共同記錄, 每個孩子一份, 分為在園和在家兩部分, 有的園甚至按時間列表, 如從晚6時一直到早7時, 由父母記錄小兒的體溫、健康情況以及進餐內容與數量等小兒在家中的表現,

Advertisiment
並詳細描述小兒夜間行為;從早7時到晚6時, 由教師記錄或描述小兒在園中體溫、進餐、活動等狀況。

以月報形式總結班級工作, 並列出下月目標計畫, 再分發給父母, 以便父母瞭解並配合幼稚園、保育園的工作, 是教師開展父母工作的另一個重要形式。 這種計畫以班為單位, 月報設計別致有趣, 一目了然。 如久美幼稚園某班在6月28日列出的月報中, 不僅匯總了6月份孩子們擔任飼養小動物值日生的活動情況, 還以孩子們的口吻描述了運動會上拔河的情形, 進而提出了7月預計進行的主要活動, 使父母閱後不僅可以感受到幼兒在園所的成長, 還能根據它進一步積極配合並參與班級工作。

“個別面談”即教師與父母面談,

Advertisiment
也是父母工作的一種方式。 教師們一學期中要有計劃地安排與每個幼兒父母面談一次, 詳談有關幼兒的教育問題, 必要時, 還要進行家訪。

除了由教師直接進行的經常性父母工作外, 園所還舉行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父母活動, 如父母會、父母開放日或參觀日, 通常每學期一次。 另外, 園長及教養主任、組長等還擔負父母培訓與諮詢的職責, 定期或不定期地為父母提供諮詢, 回答問題, 提出建議或要求。

日本幼稚園普遍設有父母委員會, 或稱“父母會”, 是父母之間相互交流、與園所取得聯繫、參與並支持園所工作的主要組織。 為方便父母委員會開展活動, 園所大都提供“父母室”。 園長通常作為名譽會長參與家委會,

Advertisiment
家委會主要協助園所組織重大活動, 如遠足、親子運動會等通常是園方與父母委員會行事部共同組織;定期組織開展父母交流會或培訓活動。

另外, 辦報、發佈廣告、做宣傳也是家委會的重要活動。 通常, 家委會每學期辦報1期至2期。 這些小報往往內容豐富, 形式活潑, 如光之子幼稚園出的一期小報, 頭版報導的是親子活動, 包括幼兒參加運動會、“鬼遊戲”的體驗, 及三位父親代表參與活動的感受;第二版是關於幼兒與年長者共同散步的計畫與實施建議, 步行回家活動的開展, 以及幼兒觀看小學運動會的情況;第三版則整版以繪畫形式生動形象地描繪光之子幼稚園園林化、庭院化的環境, 展示該園以廣泛接觸自然為特色的教育思想。

Advertisiment
父母們一方面通過辦報參與園所工作, 理解園所教育方針、思想, 同時還把自身體驗廣而告之, 擴大園所影響。

近年來, 日本的一些園所的家委會工作日趨正規, 如綠丘幼稚園家委會建立了工作手冊, 明確了組織人員及工作內容、職責。 家委

會還通常加入區、市級私立園父母聯合會, 實現對外聯繫、交流, 成為園所教育與社區聯繫的仲介或橋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