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重新認識的接觸性皮炎可以囊括多種皮膚病,
如濕疹、扁平苔癬、多形性紅斑、紫癜、蕁麻疹、發疹性皮疹、紅皮病、汗皰疹、肉芽腫、銀屑病、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症及色素改變等。
而以前這些皮膚病均是皮膚科臨床上的常見病、疑難病,
病因不明,
反復發作,
治療非常困難。
如今因發現了這些病是接觸性皮炎而使得治療問題迎刃而解。
找到致敏原,
避免接觸之,
就是有效的治療。
因此,
從這個意義上說,
接觸性皮炎的臨床和理論上的拓展無疑給皮膚病的診斷及治療帶來了曙光。
接觸性皮炎診斷的關鍵是斑貼試驗。
Advertisiment
由於接觸性皮炎表現多樣,
國外大量研究發現:無論患者本人還是臨床醫師的推測往往是不可靠的,
斑貼試驗經常可以發現意想不到的病因。
比如,
一青年男性,
夏季在右大腿外側出現直徑3釐米大小片狀紅斑、小水皰、滲出伴瘙癢,
使用抗組織胺劑內服及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外用,
均無明顯療效,
不久腹部又出現了類似皮損。
患者非常苦惱,
醫生也束手無策。
斑貼試驗發現患者對硫酸鎳呈強陽性反應。
仔細追問病史及檢查發現患者的皮疹系由褲兜內的金屬鑰匙及皮帶金屬帶扣引起,
適當處理上述物品後該患者的皮炎不治而愈。
另一例慢性手部濕疹患者因考慮為職業性皮膚病而更換了工種,
Advertisiment
但皮損仍不能消退。
斑貼試驗發現患者對橡膠促進劑呈陽性反應,
最後證實該患者對工作時戴的橡膠手套過敏,
而非對工作接觸物過敏。
更有意思的例子是,
一例淤積性皮炎患者,
因使用某種皮質類固醇激素霜治療不見療效而引起了我們的懷疑。
斑貼試驗發現,
患者對該種皮質類固醇激素霜過敏,
激素的治療作用與其所引起的接觸性皮炎相抵消,
從而見不到療效。
換用其不過敏的激素霜,
患者的皮膚病大為改觀。
以上例子可謂俯拾即是。
斑貼試驗的應用給許多皮膚病的診斷及治療帶來了突破性的進展。